近日,沧浪新城联手苏报融媒以石湖串月民俗文化节为主题,打造了一个苏式生活十二时辰大型沉浸式体验区,力图让苏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生动展示吴地文化魅力,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那么,如何诠释苏式生活的真正内核?如何将苏式生活典范具象表达?如何打造苏式生活美学IP?本报邀请了体验区各场馆的主理人,通过他们的视角解读、提炼苏式生活文化IP符号,为苏式生活美学IP的打造提供发展方向。
本报讯(记者陈兆帅)“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秋夜月明,晨光将至,书房里煤油灯的火焰在不时跳动,读书人孜孜不倦翻着书册挑灯阅读。这是印刻在不少人脑海里的古人夜读场景。从古至今,书房都是家居空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选择把苏式生活美学IP的寅时文化具象表达为一个读书空间,我们觉得‘耕读传家’是姑苏文化得以传承与流淌的城市底色。”寅时展馆的主理人、三间堂(苏州)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宝华介绍,她们借助古代书房和当代书屋的对望空间,用2个展厅去表达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老苏州人和新苏州人对书香与阅读的独特理解。
“苏州的腔调就是‘雅’,‘雅’已经成为刻在苏州和生活在这里的人骨子里的一种气质。它的核心是人,这座城2500年的历史未曾断过,这片土地上的人也被吴文化滋养了2500年。”公司设计总监朱文华说。同样,雅致的苏州人对阅读也有着一定思想境界。
寅时天色还未亮,却是不少读书人最享受的安静读书时光,他们“耕读自怡”“耕读自乐,不求闻知于人”。“耕读不仅是指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怀、文化、价值追求。”朱文华说,从书香世家到市井门第,从“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再到“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苏州人读书重教的氛围一直传承至今。同时,尽管耕读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但耕读文化的精髓一直未变。三间堂以古今对比、传统加现代的方式,呈现一个调动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情绪感受场景,让人们既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传统苏州文人书房,又能穿越时空感受现代苏州文人的生活场景,以2个平行的阅读空间展现独具苏州味道的雅致书房。
打造寅时·耕读传家馆是将苏式生活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一种尝试和挑战。谈及设计理念,丁宝华和朱文华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三间堂”这个名字的由来。“名字中的‘三’来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代表无限;而‘间’代表空间。”丁宝华介绍,“三间堂”在她们对苏州文化的喜爱中诞生,一直以来她们的作品中都印刻着苏州文化的影子。“深耕苏州多年,我们做过不少艺术空间的设计,也在尝试研发文创产品。”丁宝华说,艺术是根植于心的,苏州元素是她们绕不开的创作源泉。
丁宝华、朱文华介绍,她们对苏州这座城市的认知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有温度。“这座城市有人有文有人文。”丁宝华说,有温度是让她们2个外乡人感触最深的。“我们对苏州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吴文化抱着极高的热情。”丁宝华说,像很多新苏州人一样,这个城市的气质打动了她们,故而择一城而居。“人间烟火,诗意生活,是我感触到的苏州生活。既有悠闲、精致、江南的温婉,同时也有包容、上进、读书重教的内涵。”丁宝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