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
2020年全国“两会”上,许鸿飞曾提出《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案,2021年他递交了《送艺下乡贡献文化力量,产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案。他希望通过举办雕塑展充实美丽乡村内涵,推动乡村文旅发展,为各地乡村振兴事业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调研、创作、办展、交流、育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许鸿飞,履职一年间,走南闯北,马不停蹄。
过去一年,许鸿飞坚持深入乡村调研,探索新时代岭南乡村美学标准,聚力对文创艺术下乡的支持力度,构建乡村文创产业生态,强化艺术人才加持的乡村队伍建设,打造产业与艺术融合的乡村品牌,通过进一步促进艺术与乡村融合,吸引更多力量到乡村旅游消费、投资创业。
联系群众 调研也是在酝酿
“乡村是我艺术生涯的出发点,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许鸿飞曾这样讲述他和乡村的缘分。上世纪80年代,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毕业时,他曾到广东省连南油岭瑶寨写生一月有余,创作毕业作品《耍歌堂》。2009年,他的雕塑作品走出美术馆,在连南千年瑶寨展出,雕塑散布在田间地头,仿佛在那里生长,自然和谐。这激发了他举办世界巡展的信念,把作品带去世界各地标志性空间,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十几年后他再次回到这里,在云上山巅,在千年古寨,在冬阳中的油岭老排,少年归来,回首艺术初心。许鸿飞与当地老友亲切交谈,席地而坐,望山看水。回忆当年,诉说近年,设想未来。岁月沉淀,思古幽情,仿佛进入时光隧道。调研中现实的脚步与历史留下的印记在时空交汇融合,让艺术家心灵与过去产生共鸣,这灵感有意识地为创作积累准备。
不考察不知祖国胸怀博大,不调研不知各地风俗人情,调查采风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2020年,许鸿飞曾前往某集团定点扶贫的甘肃东乡进行调研活动,创作出雕塑作品《东乡绣娘》,受到各界认可。2021年,他的调研活动不断带来新的灵感,为艺术助推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广州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时,正是稻田金黄丰收景象。他手握长扫帚,将晒了一天的稻谷集中起来,感受着丰收的幸福,此情此景叫艺术家心旷神怡,如痴如醉。他还体验村歌、“村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活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