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王琦:绝世孤品铜奔马,何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文化符号?
中新社兰州3月19日电 题:王琦:绝世孤品铜奔马,何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文化符号?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艾庆龙
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被广泛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民族和亲等方面。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国宝级东汉文物铜奔马,因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卓越精湛的工艺,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特别是古丝绸之路人文商贸往来的使者和象征。
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工作40余年的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细说铜奔马成为中国旅游标志以及东西方文明交流使者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有数不胜数的精品文物,为何铜奔马会成为中国旅游标志?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琦: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铜奔马应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载体。20世纪60年代末,铜奔马被偶然发现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葬,因其构思奇妙,造型独特,铸造精美,成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雷台汉墓发掘调查完成后,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把雷台出土的文物全部上调甘肃省博物馆保存,铜奔马也名列其中,但其价值尚未被认识和开发。1971年9月,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陪同时任柬埔寨首相宾努访问兰州时,特意到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文物,郭沫若对武威出土的这批青铜仪仗俑尤为感兴趣,铜奔马更是牢牢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是一只正在急速飞奔的骏马,它的一只蹄子在奔跑中掠到了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讶地扭头回望,一个梦幻般的瞬间凝聚成永恒。见过无数文物的郭老惊叹于作品无可挑剔的形体姿态以及完美平衡感,并感慨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
1971年,时任甘肃省博物馆负责人王毅(左)为郭沫若先生(中)介绍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不久后,包括铜奔马在内的这批青铜俑被调北京,参与全国性的大型历史文物展览,深受观众欢迎。在京展览后,铜奔马在国内外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1972年,郭老主持筹备一项中国对外交流大型历史文物展览,本来铜奔马并未入选参展文物名单,后来法国和英国驻华大使一再请求铜奔马参展,后经协调如愿成行。
为一睹中国马的风采,大英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龙,英国观众将它誉为“绝世珍宝”“天才的中国马”,参观者无不为之叹服。在美国展出时,铜奔马跃上巨幅海报成为文物展宣传的标志图案。海外媒体争相报道,铜奔马在世界引起轰动。
据1975年中国官方刊物统计,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间,铜奔马先后在法国、英国、日本、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美国共12个国家巡回展出,观众达500多万人次。
改革开放以后,为扩大对外交流,刚刚起步的旅游事业也需要一种象征和标识,而此前已“扬名海外”的铜奔马本身又具有奔腾向前的寓意,与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事业不谋而合,自然在众多“竞选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标志。
中新社记者:在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的甘肃省内,各地出土的青铜马匹文物也并不少见,为何铜奔马能从中脱颖而出?禁止出境展览意味着什么?
王琦:汉代以前,甘肃已是东西方交流的交汇地带。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后,甘肃成为扼守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因此,甘肃境内出土了很多汉唐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物,尤其是大量青铜、陶、木等丰富多样的马匹文物,这些马匹也反映出汉唐时期东西方交往交流的繁忙景象。
铜奔马为什么能从众多马匹里脱颖而出?因为这匹马的造型特别奇特,跟其他的马匹都不相同,它是三足腾空飞掠在一个飞鸟的背上,飞鸟则在回首的一瞬间,把铜马的造型展现了出来。相较于其他处于静态的马匹,铜奔马将骏马飞驰的动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代工匠天才的创造力和高超的铸造工艺。
铜奔马于1983年被原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英国人彼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