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让“海丝文化”乘风远航】
在博物馆聆听文物的“前世今生”,下一局益智“海丝智慧棋”,来一场“海丝始发港穿越之旅”……走进广西北海,浓浓的海丝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海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5年来,北海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将“文化北海”建设作为一项铸魂工程常抓不懈,书写了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北海”建设新篇章。
保护传承培根铸魂
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讲解员正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合浦海丝文化。参观结束后,游客们现场体验铜凤灯绘画和海上丝绸之路拼图游戏。“通过趣味游戏,我加深了对合浦历史以及汉代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了解。”游客杨陈说。
合浦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连接点,拥有目前我国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汉代墓葬群。作为遗址类博物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200多件。
如何让沉睡千年的文物说话?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告诉记者:“我们积极做好文化讲解和展览,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专注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现在博物馆文物更丰富了,增加了文字说明牌,优化了观展路线,增设了自助语音导游,5年累计接待观众逾百万人次。”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殷殷嘱托,言犹在耳。5年来,北海市加快博物馆建设,总投资4.3亿元的北海博物馆于2021年落成,填补了北海没有综合性市级博物馆的空白。与此同时,各具特色的贝雕博物馆、南珠博物馆、汉晟古兵器博物馆等,成为人们了解北海文化的一扇扇窗口。
“为擦亮‘丝路古港’品牌,北海还将打造一批特色博物馆。”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才能介绍,到2028年,北海市各类博物馆总数将达100家左右,形成主体多元、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
与博物馆建设同步推进的,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2017年以来,北海市在合浦汉墓群等31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上投入2.6亿元,对1300多件海上丝绸之路文物进行认定,并与24个城市联手推进海丝申遗,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和草鞋村遗址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遗产点。
目前,北海正建设广西考古标本库房项目,用于文物整理、修复和展示,也为广西与海内外考古文博单位开展合作,建立东盟考古研究、东盟文物保护的学术交流中心基地创造条件,助推海丝文化研究和申遗工作。
多维传播入脑入心
2021年11月,一款名为“海丝智慧棋”的棋类游戏走进北海市少年儿童中,掀起一阵“海丝智慧棋”热潮。
“这款棋类游戏由我们自主研制,将海上丝绸之路知识融入棋盘、角色、货物、游戏卡片等元素,让体验者了解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寓教于乐地带动海丝文化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姚小玲说。
秉承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理念,北海着力提升青少年儿童对当地文化的认知。“文化只有接地气,群众才够得着;文化的种子只有在青少年中生根开花,才算得上传承。”北海市教育局负责人说。
由北海市博物馆组织的“让文物说话传承珠城文化”系列活动,巡回走进北海市各中小学,为青少年带来文博知识互动教学活动,打造具有海丝文化味的“第二课堂”。“通过学习,更加了解了北海文化,增强了对家乡的自信。”北海市海城区第九小学学生张一帆说。
“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是北海向外界推广丝路文化的创新之举。通过寻求全球多个与北海市同名的城市、水域,与“市外北海”“海外北海”相遇并相知。活动先后走进日本、俄罗斯、比利时等国,促进了与相关国家的人文交流。
围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主题,北海市创作了180多部(首)音乐、舞蹈、小戏、小品、曲艺等作品。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国宝档案——大汉合浦郡》等节目在央视播出,《珠还合浦》被列为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入选项目,粤剧折子戏《白龙关》《潞安洲》入选国家“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项目。
为扩大文化交流,北海举办了多届“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北海南珠节暨国际珍珠展、侨港开海节、“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等活动,文化北海焕发新活力。
文旅融合风头正劲
“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合浦古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合浦海丝首港景区,极具科技感的全景交互沉浸式体验令参观者耳目一新。
在汉风汉韵的景区里,随处可见身穿汉服的百姓、太守、孩童、渔民、商贩,以及异域装扮的外国客商,他们从游客身旁走过,出现在街巷、码头、商铺、广场、沙岛等场所,以近景戏剧的方式演绎着2000多年前合浦古港的繁华市井生活。
“既可以近距离观看,又可以同‘古人’攀谈、打招呼。”山东游客王女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到了夜晚,停泊在景区内的航船“首港号”华灯亮起,船帆上灯影变幻,昔日合浦港口商船往来的繁华景象跃然眼前。
“担海巷、青婴桥、港司楼、海边市集、烟楼渔村等,很多景点都是根据北海历史文化设计和建设的,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会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背景故事,很多游客都说听后大开眼界。”海丝首港景区讲解员庞文燕告诉记者,2021年第四季度,景区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实现夜间旅游消费收入约2080万元。
海丝首港,只是北海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一个范例。近年来,北海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现代特色千亿文旅产业,打造银基、海丝首港、邮轮母港、银滩疍家小镇、合浦月饼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形成北海文旅百花齐放新格局。
走进合浦月饼小镇,月饼文化、骑楼文化、汉文化融入小镇布局和景观设计,打造了体验、游玩、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文旅产融合新典范;漫步高德古镇、侨港风情街等,街巷肌理在改建中得以保存,与新业态相得益彰,让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街道活化重生。
“文化北海”乘风远航,助推北海文化产业方兴未艾。2021年,全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45亿元,增速为27.7%,收入排广西第一,增速排广西第三。
【丝绸起源于何时】
丝绸或起源于黄帝时代
对于丝绸的起源,古史记载颇多。结合仰韶时代考古的最新发现,研究者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可能在黄帝时代,丝绸之源就在郑州。传说最早黄帝的妻子嫘祖将桑树上的蚕茧放到锅里煮,搅拌后牵出闪闪发亮的丝线。这就是最早的“缫丝”,嫘祖由此发明了纺织丝绸,人称“先蚕”。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可能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丝蛋白,仰韶文化遗址内出土尖底瓶及部分罐的外表饰有线纹,个别器物底部发现有布痕,说明原始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已经比较发达。
1981—1988年,郑州市文物部门先后对青台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在一个瓮棺中发现了灰白色碳化丝织物,在另外一个瓮棺中还发现了褐灰色碳化纺织物碎片及块状织物结块。后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判定,这些织物残片属于桑蚕丝织物,“其中一块即是我们所说的绫罗绸缎中的罗,并且是经过染色处置的彩色丝绸制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丝绸距今5300至5500年。”
在距离青台遗址不足百公里同为新石器时期的双槐树遗址,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枚用野猪獠牙镌刻而成的蚕。顾万发表示,这枚牙雕蚕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蚕雕艺术品。蚕的整体造型以及头昂尾翘成绷紧“C”形姿态,专家推测古人雕刻的是一只正处于吐丝阶段的家蚕。“这说明当时的古人已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并可以驯化出规模化家蚕。”顾万发说。
“这恰好与青台遗址出土的彩色丝绸互相印证。双槐树出土的牙雕蚕,其形态与当代家蚕实在太相似,因此可以揣摩,早在5000多年前的郑州,先民已经掌握了家蚕饲养和丝绸临盆手段。”顾万发说,“再结合在汪沟遗址最新发现的其他丝绸成品,能够有力地证明,郑州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地方。”
据顾万发介绍,出土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且经过了染色处理,在织法上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绞经结构。为防止掉色,古人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生丝脱胶后成熟丝,这块罗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熟丝丝绸制品。
国家文物局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暘说:“以往的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对碳化纺织品纤维材质的检测。随着酶联免疫技术的不断优化,检测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将在郑州仰韶文化聚落群开展更广泛的样本检测,以期勾勒出这一地区的丝绸起源分布图。”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吗】
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1]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