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3月2日电(实习记者 沈心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单位)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高质量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渝中区副区长高琳表示,近年来,国家在持续加强文物保护,随着国保单位保护和修缮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也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是国保级文物数量从2003年1271处增加到2022年5058处,工作量呈倍数增加。二是国保级文物工程都是政府投资项目且大都使用了中央专项资金或债券资金,审批环节出现越级审批甚至空窗期,具有产生经济问题隐患。三是对大型国保文物保护工程的界定与规资部门等边界模糊。四是作为保留建筑核销了产权并附着于招拍挂地块内的文物、文物的保护工程由于无规建管手续支撑,产权办理困难。
为此,高琳委员建议:
一是加快推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结合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文物保护工程的总体要求、运行机制、事项程序及保障监督等事项内容进行规范和完善,进一步强化对各省市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作用,推动国保文物保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明确国地分级审批程序。推动国保单位保护工程在国家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