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既是贸易大走廊,也是文明大动脉,更是友谊大纽带,它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盛,东西方各种优秀文明成果在甘肃敦煌交流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新起点上,敦煌再次站上世界舞台。9月6日至7日,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举办。聚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1200多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国内外宾客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主要特征及实现途径,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真知灼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表示,举办敦煌文博会,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为促进民心相通缔结人文纽带,为沿线携手发展增添动力之翼,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展现敦煌文化独特魅力
9月6日下午,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学术观点碰撞升华,会场气氛非常热烈,以“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正在进行。
“敦煌文化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敦煌学研究也是在中外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出土文物“内容无限丰富,方面异常广泛”,基于敦煌石窟及其藏经洞文物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国际显学“敦煌学”。100多年来,在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石窟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不断被挖掘,涌现出丰富的优秀学术成果以及像“国际敦煌项目”等国际学术友好合作典范项目。
当天,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古代丝绸之路民族交流交融发展、丝路多元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新时期敦煌学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等议题,集中展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敦煌学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世界意义。
本届敦煌文博会以“敦煌论坛”为统一名称,分别围绕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性对话等方面举办了10多项论坛活动。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斌强介绍说,通过举办系列论坛深入挖掘敦煌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与道德理念,向国内外嘉宾展示了甘肃在传承丝路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遗产保护、敦煌学研究、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唐时期,中国通过敦煌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与中国开展交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要用文化交流的形式把丝绸之路的纽带赓续下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郑炳林说,敦煌文献、敦煌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敦煌学研究还原了敦煌文化的交流本质,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在近40年来全面展开。
本届敦煌文博会上,还举办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成果展、丝绸之路简牍文物展等9大类15项具有代表性的专题展览,布展面积近1.1万平方米,展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文物等领域的10万件展品,展示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成果。
“我们向国际社会积极传播中国声音,加深了与会嘉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加直接的了解和认知。”张斌强说,通过一系列对话交流活动的举办,充分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着力夯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不断拓展了丝路精神的传播渠道,进一步发挥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窗口作用。
凝聚文明交流互鉴合力
琵琶古乐、曼妙飞天、高亢的唱词……9月5日晚,音乐剧《飞天》音乐会在敦煌大剧院上演。
这个剧目以中西合璧的表现形式,完美演绎了以敦煌飞天为灵感、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莫高窟壁画元素为主线的动人故事,还原了千年敦煌的无尽魅力,呈现了敦煌文化在世界流传的史诗,奏响了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的迎宾曲。
“几千年来,敦煌一直吸引着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值得一提的是,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之一。”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尼亚扎利耶夫说,“今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敦煌正在成为复兴丝绸之路的国际文化中心。”
本届敦煌文博会还举办了“艺汇丝路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