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字体“江湖”
2019-07-26 08:43:2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原标题:字体“江湖”

“江湖字体”纳入字库是审美退步

字体多样化:需求决定供应

中国书法的字体,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壮大。

字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字体是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书写的楷书、行书、草书,印刷的宋体、黑体等;书法的派别,如欧体、颜体;字的形体。

字体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书法中常说的字体(书体),如流传的颜体、柳体等,是千百年来人们选择的结果,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经典的凝结。从印刷时代起,字体均由人工设计,篆书、隶书、燕体、楷书、草书、宋体、仿宋体、黑体等分别是某类相似风格(也称“书体”)的许多个字体的集合,而不是一种字体。两位书法家写出来的楷书就可称为两种字体;宋体在电脑上就有中易宋体和新细明体等字体。字体的艺术性体现在其完美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内涵之中,而开发一款精品字库,需要2-3年的艰苦努力,是一项需要投入各种人力、物力、财力,充满激情和创造性工作。

字体在现如今的日常运用中非常广泛,大到电视电影、楼宇广告、电子大屏显示、广告招牌,小到个人键盘输入字体的选择,刷屏时代,字体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当无处不在的字体与求异求变的书法结合在一起,“新”、“奇”的字体越来越多,艺术视觉“效果”也可以说成倍地增加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被人诟病,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江湖体”。字体库的不断丰富,这是审美的多样,还是“污染”视觉审美?

日前,人民日报刊发的《还字库一片净土(艺坛走笔)》一文中表示:“未来,欲杜绝‘带病’字体扰乱字库的现象,还字库一片净土,应由权威机构进一步制定字体入库标准,以提升社会规范化用字水平;倡导‘百花齐放’,鼓励推出一批既符合规范又兼具审美价值的新字体,以满足社会需求;弘扬‘正大气象’,以体现字体设计的时代特色,培育大众汉字审美素养。”

为什么这些字会在字体库中如此之多。打开电脑搜索“字库”,给了我们许多线索。

除我们熟知的方正、汉仪、华文、华光、中易、四通、长城等字库厂商,其实还有许多字库网站,随意点进一个字库网站,可供下载的免费或付费字体便达上千种,还有不少是手书体,着实令人眼花缭乱。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定制企业字体,明星手写字体可以追溯到2007年推出的徐静蕾“静蕾书写体”,这开创了一个新的形式。

曾经,为了生存,一些字体企业拼着降价,而廉价迫使一些字体公司用很短的时间设计出大量快餐字体,比如“霹雳体”、“火柴体”。“这些失去汉字笔法,一味标新立异的‘丑’字体出现在城市街边的招牌上,只会是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污染。”字体设计师应永会曾经这样说,事实上,这也变成了现实。

现阶段,除了很多设计师“盲目”“字体创新”,越来越多的民间人士也参与到这个潮流中来。随意搜索,记者就发现不少网站打着“XX字库,专注个人书法、个人手写体字库制作公司”、“XX字体网是一个专业发布字体下载的网站,与全国各大下载站或字体专业类网站均有密切合作,只要发布后,全网各大渠道均率先发布字体传播,给自己的字库一个很好的发布平台”“商用级字体制作可以找XX字库,价格不高”等广告语,还有直接开出价码:“每个字200元”,只要愿意、花得起这个钱,做一套可供下载的字体并不是难事。甚至还可以免费制作,一位朋友就给记者发了一个链接,其中只需6个步骤,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字体库。电脑技术的发展,为字体“速成”提供了可能与便捷。

如此简便,门槛如此之低,创作者的一叶障目,以为拿起毛笔“龙飞凤舞”便就是书法家;网站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见钱眼开”,让“辣眼睛”的字体日益泛滥。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字库维权”引发讨论,也一度登上热搜榜,这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经过几场官司的“宣传”,大家都知道了字库公司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但不少设计者、公司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却舍不得花钱,选择去免费的字库网站下载。免费字库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字体存在,可怕的是,选择字体的作者有时为追求视觉效果,甚至是不少美的单字,组合在一起就变“丑”了。

“江湖字体”的存在不可避免,甚至有些字体我们现在很难去定义其是否真为“江湖”,提高自身审美,加强对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我们的运用过程中做到“火眼金睛”有效鉴别,才是最为本质的。当然,作为监管部门和编写、建立字库的机构本身,也要做到认真检视已存在的字体库,在今后严格把关,提升门槛,保留字体的个性,把真正的“丑书”拒之门外,或束之高阁。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