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难啃的“硬骨头”被嚼碎了
2019-08-04 12:59:2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国际商报》讯,记者 张春滨 余先龙)记者获悉:2019年8月2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举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靖 昭通专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 昭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议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李茜主持。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中共昭通市委常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陈真永;昭通市人民政府扶贫办公室主任杨仕翰先生。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石松;中共曲靖市委常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中华;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钟玉出席会议发布新闻并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李茜


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

  就昭通实际而言,最大的自然禀赋是大山大水大峡谷,最大的社会特征是“一方水土承载不了、养活不了一方人”,2017年以来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36.24万人,新增搬迁人口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庞大的工程,昭通市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贫困群众搬迁以后的生活和后续发展始终是媒体和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介绍;

  昭通市委书记杨亚介绍说,昭通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手段和举措,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昭通时,要求昭通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什么是点上、什么是根上?这就是昭通最根本的问题,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8.45万户、36.2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这是压在昭通所有干部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易地搬迁不仅仅是搬家,是真正“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努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既“挪穷窝”更“断穷根”,又与国家的生态保护战略和城镇化、产业化步伐加快紧密相连。昭通立足实际,痛下决心,新增易地扶贫搬迁指标占到全省的54.3%。谁都知道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最硬的挑战和考验,昭通更难。

  易地扶贫搬迁昭通主要围绕搬哪些?怎么搬?搬后怎么办?

  搬哪些?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重点聚焦六类地区,特别是偏远、高寒山区,把贫困程度和生存条件发展作为主要的指标进行讨论,最后确定8.45万户,36.24万人搬迁。目前,已经搬迁了13.18万人,从实施情况和效果来看是很明显的。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通过这一轮的搬迁,有3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搬迁,其中,巧家县2个,永善县1个,前不久我到巧家县的道角村,“末代支书”蒋瑞感慨地跟我说:“看到这里1000多名群众彻底从祖祖辈辈居住的高寒、冷凉山区搬进现代化的城镇,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这是给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昭通除了3个行政村整体搬迁之外,还有494个村民小组整组搬迁,搬迁人口占村民小组成员80%以上的725个。昭通把人搬出来了、把生态恢复了、把产业引进去了,真正实现正本清源、科学发展。

  怎么搬?昭通的实际是大山大水大峡谷,97%以上是山区,立足昭通实际,昭通实现的不只是“挪穷窝”更是“断穷根”的历史性跨越。在36.24万的易迁群众中,91%的群众进到中心城区和县城,只有9%留在了集镇。实施10万群众的跨县易地搬迁,云南全省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少有,这是现实逼出来的,因为就近的县、乡无法找到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安置地,所以昭通实施大规模的跨县安置,有2个大的跨县安置区,都在昭通中心城区,还同步配套相应的设施和产业。

  搬后怎么办?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搬迁只是手段,发展致富才是目的。在这个方面昭通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坚持“四同步”原则,通过前期开展严格、扎实的行动,如提前半年启动搬家模式,进入搬家程序,让干部群众从现在就开始考虑搬家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从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到社会综合管理体制的重组,建立临时的党工委和管委会,这两个部门就是搬迁家庭的“大家长”,吃喝拉撒睡都由这两个机构具体来抓,我们在搬迁前和搬迁后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通过“五清”行动,摸清搞准每一个易迁劳动力的情况,在13.34万易迁劳动力中,已有10.07万人外出就业,现在还有3.27万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昭通为这3.27万人提供了近5000多个公益岗位,然后配置8000-10000个蔬菜大棚,再配置3000个以上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建设42.46万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安置搬迁人员就业,转移了大量的劳动力到广东、江浙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化搬迁人员就业问题。通过精准的摸底,需转入安置区就学的学生有41787人。书记告诉记者:“这些数字不仅在我脑子里,也印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脑子里。精准到每一户、每一个人,搬过来后干什么,现在就要对接清楚。学生在哪里读书?务工在哪里?一一对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