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河南讯(记者 侯冰玉 通讯员 秦彬)10月12日,又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地里一串串的红辣椒正在孜孜吮吸着雨露的精华,博爱县许良镇陈范村24户贫困户种植的30亩辣椒连成一片、红绿相间,看着让人心生欢喜。
“俺种的辣椒每亩补贴600块钱,还不愁卖,村委会已经帮俺找好了销路,如今的日子可不正像这辣椒一样红红火火哩!”陈范村贫困户郭小银兴奋地说。近年来,像郭小银这样的贫困户们都亲眼见证了一个“竹坞郡”的扶贫变迁之路。
陈范村种植的辣椒
许良镇原来是一个竹林环抱的小镇,有着“竹坞郡”的美誉,同时也是晋煤外运中转核心区。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以来,经过几轮精准识别,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4户945人,其中未脱贫108户303人,脱贫户156户642人。随着环保攻坚、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许良镇正积极探索一条“绿色产业转型、党建引领发展、内源扶贫推进”的发展新路子。
“黑色经济”向“绿色产业”转型
许良镇是豫西北重要的煤炭集散地,而如今一转过去以煤炭为主的“黑色经济”,探索出了以赤松茸、怀姜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许良镇竹林资源丰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4000余亩。2017年以来,赵后村利用自身竹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赤松茸种植,与河南十七组电商公司合作,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产品收购后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周边的机房村、吕店村、西中道村等5个村也积极种植赤松茸,全镇的林下赤松茸种植达近60亩,每亩销售收入可达1.5万余元,带动2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围绕“怀姜”做文章,种植生姜近百亩,发展怀姜深加工产业,成立的河南道地怀姜食品有限公司,吸纳整合周边的怀姜资源,建成了一条姜茶、怀姜糖膏等系列姜制品生产线,53户贫困户可从中受益,每年户均分红400元。
机房村2019年怀姜产业分红
“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提速
近年来,许良镇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由单一“输血”向多元“造血”转变,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发展新路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脱贫。2017年机房村服装加工项目,投资24.8万元购买各类缝纫设备51台,与博爱县博宏服饰公司合作,由村委会提供生产场所、组织贫困户就业,博宏服饰负责技术培训、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目前,该项目已吸纳6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每年保证贫困户户均分红400元,务工的贫困户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2016年以来,许良镇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0个,包括陈范村假发加工、小东庄假发套加工、机房等村建设半地下温室等,涉及财政资金197.87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全镇贫困户的产业全覆盖。
机房村村民窦新文正在服装扶贫车间工作
“志智双扶”促“自我造血”动力
伴随着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只有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许良镇在“志智双扶”过程中,多措并举来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竹编、烹饪、电商等形式各样短期技能培训,通过合作社、“互联网+”等多种组织形式,为贫困户搭建好就业平台。目前,全镇已累计参加短期技能培训94人,编制的竹艺品在网上销售火爆。同时,运用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涌现出了养羊致富的七旬老人朱天祥、卖菜脱贫的张小昌夫妇、按摩店自主创业者霍彬彬等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倡导脱贫光荣、美德光荣的社会氛围。
地里的红辣椒已经快到收获的时候,竹林里的赤松茸刚刚种下,“竹坞郡”里的扶贫故事还在发生,它的变迁之路也将会越走越远。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