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冬奥中的科技元素,“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变成冬奥冰壶场地的双奥场馆转换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今天我们就再去认识一下让“绿色冬奥”愿景变为现实的科研团队,来看看水冰转换从设想到完成背后的故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张文元:因为我们知道水立方正常里面是泳池,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把它支起来,然后在上面建冰壶的冰场,实际上在国际上没有这样的先例。
水立方,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水上运动比赛场馆,如何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国家游泳中心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个单位,组建科研团队,从2016年起,就开始研讨场馆结构改造,通过大量实验比对,测试了多种方案,最终提出了创造性的技术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张文元:在泳池里面是钢结构的支架,在钢结构支架上面铺上混凝土面板,然后在上面铺保温材料,在保温层上面是防水层,然后在上面才做冰。
2021年10月30日,国家游泳中心完成了“相约北京”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这是“水冰转化”后的第三次大型比赛,也是最后一次测试赛。场地性能、冰面质量、健康监测系统、环境控制等技术,都经过了严格检验,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奥运比赛要求,水立方真正实现了变身冰立方。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张文元:我想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提出了一种转换冰场的结构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快速实现泳池到冰场的功能转换,所有钢结构、混凝土面板都是组装的,可以随时进行安装,10天到20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效率很高,经济性也好,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与此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陆诗亮带领的科研团队,还对国家游泳中心顶棚膜结构,进行了遮蔽改造,构建冰立方所需要的低湿低温环境,为冬奥会冰壶比赛保驾护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陆诗亮:我们要做到多功能运营,使一个场馆从单一的功能走向一个全民化、复合化、高精端化。
科研团队还就国内多个体育场馆的功能、使用、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建立大数据库,为建立更多的转换式体育场馆,提供数据支撑。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余洋:我们不仅是关注当下水冰转换这样的双轮驱动可持续模式,我们还希望它能够形成一个范式,而且这个范式能够给更多的场馆提供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