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走出“直觉性的感恩教育”| 关于十一月的教学叙事
2021-12-15 14:44:0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编者按:

只有“火鸡”和“印第安”元素的感恩节从某种程度上,既远离幼儿的真实生活,又很难与中国的孩子们产生文化共鸣。作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菁教学研团队,我们应该有自信走出贴着“国际化教育”标签的形式主义课堂,同时避免直觉性的感恩教育,将课程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与经验。感恩对幼儿来说,并非“教育”,更像是一种经历,一种我们与孩子共同经历来自真实生活的美好时而产生的赞叹之美。

 

关于感恩的教育,是不论学校还是家庭中都会关注的品格教育。如果从心理结构的角度去解读“感恩”,其包括了“情、理、行”三个部分。对于学前幼儿来说,去理解“理”、去主动“行”都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因此菁团队将感受“情”作为课程活动的支点。在充分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同时,关注“为什么做”而非“做什么”。



I. 感恩,是一种感受爱的能力

【我爱我自己,我是值得被爱的】

当Toddler班级的孩子们从容地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照贴在班级的Thanksgiving Wall上的时候,他们已经从那个因为陌生环境而哇哇大哭的孩子成长为“菁的最小成员”。孩子们共同拥有了第一个“社会性身份”,TA们是家里的宝贝,同时也成为了勇敢而独立的自己。三个月的集体生活中,孩子们获得了除了家庭之外来自老师、同伴的爱,也开始学着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正是在这种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孩子们感受着爱,也因着爱而成为他们自己。








【我在关系中被爱滋养】

“送给爸爸妈妈,我喜欢和你们一起看书。”

“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喜欢你们陪我一起玩。”

“送给爸爸妈妈和阿姨,我喜欢和你们一起画画、一起做游戏,我爱你们!”

......

孩子们对爱的注解,是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