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一张图片,这是在“泰康某险”某个“业务员”的朋友圈里看到的。我之所以要把“业务员”三个字“加引号”,是因为,她算不算“泰康”的人都很难说。至于为什么很难说,到后面再讲。先放一张她的洗脑图片,如下图所示: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你说,这句鸡汤说的对不对呢?你还真不能说它不对,你只能说它说的不完整。我认为,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加上这样一段内容: “当你走出了自己的观念,有可能踏上光明的坦途,也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如果引领你走出自己观念的人,是个嗜血的魔鬼,那么,它一定要把你从你自身的思想囚笼中解放出来,然后把你推向深渊,最后吸允你的骨髓。”
好了,毁掉她这句鸡汤后,开始说正事。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身边某两位朋友的一些奇特遭遇,我出于义愤,利用自身的业余时间,亲自调研了一下所谓“保险代理人”、所谓“养老社区”、所谓“团队管理”的一些情况。下面一次阐述自身思考:
一、关于“泰康某险”的招聘 所谓求职,我的理解就是:求职者通过出卖劳动,获取有益于雇主的效益,依据产生效益的高低,从雇主那里获取相应的酬劳。 尽管我并不认同所谓“劳动价值论”,而是认同“效益价值论”,但是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每个城市或省份,都有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种“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我认为也是合理的。 用人合同的缔约双方,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劳动者权益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保护。 那么,作为求职者,你在面试的时候,就应当问清楚:“无责任底薪”是多少?试用期多长时间?试用期期间零业绩情况下能领多少薪水? 但根据我最近的了解,保险行业好像不适用这套规则?因为某些保险公司的工作团队在招聘的过程中,招聘的不是“员工”,而是合伙人、或“代理人”。 我虽然不太了解“保险代理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直觉告诉我,“保险代理人”应该是需要通过考试、那证书的。但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先后两次,与号称是“泰康某险”的“团队管理”谈话,他们均表示:“是应该考试,但即便你没这个资质,也能来上班!” 好吧,那仅就“泰康某险”的招聘而言,我有如下疑问: 1.求职者在求职平台上发简历,他们就给求职者打电话,他们真的代表的了“泰康某险”吗?招聘应该是HR做的事情吧?而我先后若干次以“找工作”的名义去假装“面试”的时候,接待我的可不是HR,而是所谓的“团队主管”、实际上的“保险销售员”。 2.我说我要做“内勤”,“泰康某险”的不同“团队主管”都劝我不要做“内勤”,而去做“团队主管”。咦,我不是正在被“团队主管”面试吗?他们的大概意思是:“你入职后,你继续招聘别人,你招来的人就是你的队员,你可以不用去做销售,你手下的队员卖出去产品了,你就能拿提成。” 我当时没问,“如果我招来的人,不卖产品,也继续招人呢?然后再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没人创造效益,你们的办公场所能够吗?” 3.据我所知,按照有关政策,保险从业人员,是不是不能以自身名义招人的? 你不是HR,你没有代表公司招人的权力;你的“团队”不具备法人的资格,甚至连“非法人组织”都算不上,你更不具备招人的条件,所以你以你招所谓“合伙人”,就是“没有业绩,就一分钱的薪水都没有”。 4.对于一些基于找工作挣钱的人而言,往往都是“有地上班就行”的观念,他们不会考虑太多,甚至连一些常识性问题都不会考虑,例如:既然不是员工、而是“合伙人”,那他凭什么要求你上下班打卡?他凭什么给你记考勤?你别忘了,你可没有员工的待遇(包括三险、五险以及“无责任底薪”等),那他们凭什么以管理员工的方式来管理你呢?
二、关于“泰康某险”的所谓“养老社区” 这个“养老社区”,我没有实地参观考察过。但首先来说,利用“养老产业优惠政策”,以极低的价格“贱买”国家土地,然后从事极其高端的养老行业,赚取暴利,本身就很不道德。然而,在这种不道德的基础上,“泰康某险”的“团队”们的营销手法,都很不道德。也就是不道德的二次方了。 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让客户,每年交二十万元人民币,连续交十年,也就是一共交二百万,然后可以获得“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然而,我是很会抓重点的,我问:“获得资格是什么意思?还不是交两百万就能住?住进去后还得交钱?” 他们说,是的? 于是,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保险,本该是赌你的未来不出事;而所谓“养老社区”,是赌你现在脑子进了水! 白给别人两百万不说,你想去他们那儿养老,姑且不提他们的养老服务值不值钱,你白给人家两百万后,去养老,还得按时交钱,你图啥? 两百万,你给了保险公司,就是白给人家了,他即便真的按照银行的利率给你返利,你得熬多少年,才能把那两百万熬回来?就算你活到一百五十岁,把那二百万熬回来了,那个时候的二百万的购买力,恐怕连今天的两万块钱都不如了,通货膨胀都不懂?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三、以上分析,还是建立在“泰康某险”的“团队主管”所说的话为真的前提下,然而,他们说的话不可能为真,至少不可能全部为真。 其实,很多销售都一样。百合网的所谓红娘是这样,“泰康某险”的所谓“团队主管”也是这样,他们的思路都是:忽悠一百个人,是个人上当,一个人真掏钱,他们就有得赚。 那么,真正的风险是什么呢? 1.“老树新枝”,“团队下面发展团队”,“不停向下拉人头”,像不像传销的模式? 2.在招聘的时候,虽然承诺你不收取培训费用,但人家没说不收其它费用啊,例如押金,例如服装费等。 3.你不是员工,你是合伙人、代理人,你出现了任何法律风险,最终承担责任的都是你。甚至,人家招你来,就是让你背锅的。 4.保险不是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到期限就能拿出本金来的,保险理财,可不会把本金给你。 5.所谓“养老产业”,说的天花乱坠,你想想,你去淘宝上买东西,“买家秀”和“卖家秀”还有区别呢,只看几张PPT,你就真觉得是人间天堂了? 6.工作和谈恋爱一样,你付出的越多,你就越不愿意离开它。真到你做不出业绩的时候,让你自己买他们的保险,不买就离职,是所有人都能抗住不买吗?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炒股票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加杠杆”?就是这个心理! 7.只出力,不出钱还好,大不了就当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真出钱了,恐怕就真成“传销了”。
截止到目前,我了解到的也就这么多,当然,我还会去继续了解的。 人,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要保持理智,特别是你作为一名求职者和消费者的时候,千万不要被“用高大上的概念包装起来的最低端的忽悠”给忽悠瘸了。 有钱,最稳妥的理财方式,还是把钱存进银行,或者在一线城市买房。没钱,那就要旱涝保收,宁肯一个月几千块钱拿在手里,起码踏实,也不要相信别人给你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