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市场  
他让沥青砼路面减薄1厘米寿命却成倍延长
2019-08-04 09:27:4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记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杨志伟

如果现在的路面“薄”了1厘米会怎么样?肯定有人担心路面不结实或是易损。相反,北辰区一家公司联合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研发新材料新技术,使沥青砼表面层厚度由原来的4厘米减少为3厘米,不仅降低材料成本,减少生态环境影响,还使道路寿命成倍延长。单是天津静海区那条通往全运场馆的道路,前期投资就减少了150万元。

30岁拿下首批国家一级项目经理

这家公司名叫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杨志伟,1983年考入河北工业大学土建系道桥专业,1987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在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做施工员、技术员等基层工作。那个年代的本科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他本可以进入机关工作,但他偏偏要求去一线、去基层。他说,那个时候,一门心思想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刚参加工作不久。他所在的公司和日本一家知名企业组成联合体,承接了京津塘高速公路一个标段工程施工,并于90年初进驻由杨村郑楼到北京方向7.1公里这一标段。这既是中国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又是迎接北京亚运会的重要道路,建设要求极高。刚走出校门就能参加如此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特别是可以和日本著名专业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工作、学习,他心里激动极了。约10个月的施工期,通过向日本和国内优秀专家学习,让他学到了很多技能,也有了人生另一个好机遇。

1990年末,他被公司安排到“道路一工区技术股”任股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并参与外环线维修养护,京津唐高速公路工程(郑楼到塘沽方向)等项目。1991年初,受公司和原天津市建委委派到天津大学管理系脱产培训,后调入机关,由技术管理工作转为经营管理工作,负责编写标书、预算等工作。

1993年1月,原国家建设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级项目经理培训班,从国内各大城市抽调30名学员,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学习工程管理,并深入新加坡实体施工企业学习。当时,天津市获得了3个名额,他是其中1名。为期1年半的学习后,首批深造的30人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一级项目经理(现国家一级建造师)。

人生的两桶金

杨志伟说,曾有新加坡企业高薪聘请他留在当地,但他婉言拒绝,一心回到祖国,回报企业回报国家。那年,他只有30岁。

回国后半年,因种种原因,他来到天津市房管局下属的房屋建筑装饰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这期间,得益于单位经营机制上的宽松、灵活,加之自身的努力,杨志伟赚到了从业10多年的“第一桶金”,在很多人看来,他的人生很完美,但在杨志伟内心更喜欢老本行。

在他看来,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各地对基础建设投入越来越大,修桥筑路的市场前景很广阔。2007年,他决定离开铁饭碗,当年注资200万成立了现在的公司。当时该公司主要生产传统筑路材料。

中学课本中,洛克菲勒通过将焊接机39滴工艺改进为38滴,给企业带来数亿美元经济效益,并最终成为石油大亨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只要精益求精,小人物能做出大事业。杨志伟就是这种认真的人。

创业后他逐渐发现,沥青砼路面因层间粘结力不足,差不多两三年就会出现表面层剥落,路面破损,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大幅地增加了市政成本。一般来说,城市一般道路的结构层为2层,总厚度为10厘米,高等级道路为3层,总厚度为18厘米。按照设计理论和工艺,2层或3层均分别施工,层间通过粘层油粘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车辆荷载的冲击。传统工艺中的粘层油是乳化沥青,但事实上,由于每层之间的粘结力不足,导致层间抗剪切能力较低,每一层处在“单打独斗”抗破坏状态,因此,一般路面3年左右就要进行养护维修。

此外,还有一种由水泥砼路面改造为沥青砼路面,被业内称为“白改黑”工程,因新旧两层不同材质的路面无法有效粘结到一起,传统改造工艺要求必须将水泥砼路面清除掉,再重新按照沥青路面工艺施工,成本高,周期长。

由此可见,传统筑路产品的缺陷势必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道路桥梁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能不能改变粘层油的粘结力,从而提高道路抗剪能力呢?杨志伟开始思考和解决这个行业“痛点”。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和西安交大一位教授的研发团队接洽,了解到有一种粘合剂专利技术--“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简称“水环氧”),便斥巨资将专利买下。

那一笔钱对于刚刚创业5年的小企业来说可谓天文数字,当时,无论是家人、亲朋好友,还是业内人士,都劝他三思、慎重。杨志伟觉得,既然传统工艺有缺陷,如果能够将实验室技术产业化,解决这些行业“痛点”,不仅企业可以盈利,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2年5月签订合同后,他开始将这项技术搬到工厂。这位教授的技术专利是“水环氧”,但仅仅是实验室专利,距离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施工过程需要将水环氧和固化剂混合,才能有效发挥粘结作用,而水环氧和固化剂的比例到底是多少,谁也没有底。杨志伟高薪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在厂里搞起了试验,经过几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配比方案。

虽然有了新的新技术、新产品,但现实是残酷的,谁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能够解决如此重要的行业“痛点”,特别是他的产品比传统产品价格略高。无数次宣传推广和碰钉子后,他终于迎来了机会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