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日,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京召开。峰会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共同主办,并得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平安普惠等单位的支持。平安普惠副总经理倪荣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面对普惠信贷深水区,科技颇有成效但存在边界,解题思路是“科技助力+模式创新”。
平安普惠副总经理倪荣庆
普惠信贷“深水区”道阻且难 科技创新难破瓶颈
倪荣庆在演讲中表示,普惠信贷面临“深水区”挑战:“相对中小型企业,还有数量庞大的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自雇人士,是普惠金融里面更难、障碍更多的深水区,这些人群贷款覆盖率只有7%。”
普惠信贷“深水区”有三大挑战。第一,门槛比较高。小微人群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第二,缺乏商业可持续性。第三“首贷难”,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小微企业经营四年获得第一次贷款,但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大概在3年,也就意味着生命周期上,金融服务和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上其实在匹配性上是不强的,有一定脱节。
倪荣庆认为,科技创新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填补互联网人群的信贷缺口,但无法化解线下小微群体的融资难题,科技存在边界。需要科技跟业务模式共同创新,互融互补。
平安普惠科技助力+模式创新探路“深水区”
在峰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王文刚指出,银保监会立足创新发展,将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一是构建错位竞争的普惠金融供给格局,引导金融机构找准市场定位,依托市场化机制,实现对不同客户的分层供给。二是进一步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根据各类普惠金融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营销渠道。
本次峰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据报告主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普惠金融一大特征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比如“聚合模式”的提出与应用。该模式以平安普惠为代表,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将在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各有所长的机构连接起来。诸多业务参与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化优势,以规模经济效应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信贷解决方案。
倪荣庆在峰会上表示,平安惠普从行业痛点切入,提出了小微信贷“深水区”方案:科技助力+模式创新。信贷科技驱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聚合模式协同各类主体资源优势互补。
作为平安方案中模式创新的代表,平安普惠将环节打开,能力聚合,让专业机构以高效能的方式解决专业难题,充分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服务小微信贷“深水区”,逐渐消除金融资源和小微群体之间的距离感。与此同时,提倡以科技助力,从场景无感接入、大数据建模、智能科技、增信引擎、资金引擎等方面入手,致力于以信贷科技为驱动力,促使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
通过“科技助力+模式创新”,平安普惠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万小微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无抵押贷款占比74%,借助科技运营成本降低了58%。截至2019年上半年,超过60%的用户通过平安普惠借款时,未从银行获得消费类或经营类贷款。
14年来,平安普惠始终坚持思考和实践并重,扎实做好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普惠金融实践的深度交融,才能打开普惠金融更广阔的图景,不断扩展聚合模式服务的场景,真正实现金融服务“普”及大众,“惠”及民生。
2018年起,平安普惠与长期扎根农村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及其他专业机构协作,推出面向三农人群的低息贷款产品,入选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案例。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