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殷向杰在会上围绕宝坻区助力甘肃永登县、武山县和新疆民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工作向媒体做介绍。
殷向杰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同呼吸、共命运、显担当,推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画出了最大“同心圆”,这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政治优势。在成就这一时代伟业中,宝坻区很荣幸参与其中,担负了应尽之责。
2017年以来,宝坻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四抓四促”,集全区之力之智之能,促进永登县、武山县、民丰县“三县”,全部提前实现贫困人口清零、整县脱贫摘帽,体现了宝坻的担当作为。
首先,抓主体责任,促组织扶贫。宝坻区委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抓实主体责任,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一是顶层设计领,宝坻区坚持谋定后动、不打乱仗,谋划制定了宝坻区《关于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行动方案》《关于推进产业帮扶意见》等“1+7”帮扶文件,每年还制定出台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工作标准、方法措施、时限要求,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清、责任清、步骤清;二是各级一体抓,把“战区制、主官上”机制引入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构建形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级书记牵头抓总、专项工作组专责推动、街镇和部门跟进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区和街镇、委局两级每年都组织到“三县”对接推进工作,3年来,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带队到受援地开展对接4次,两级共签署帮扶协议197份,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三是真金白银投,没钱办事是“三县”共同的一个难点问题。对此,宝坻区坚持两条腿走路,既发挥好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该拨的钱痛痛快快拨,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又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投入格局。3年来,区财政投入援助资金2.2亿元,引导企业投资1.1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价值近3000万元,为受援县脱贫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其次,抓靶向施策,促精准扶贫。宝坻区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的要义,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切实提高扶贫实效。重点抓了四件事:
一是育产业。把产业增收作为扶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结合各地的基础和禀赋,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形成了光伏发电、紫苏中药材产加销、生态旅游等一批特色产业,有效增强了“三县”的造血功能。比如,武山县幅员辽阔,荒山荒坡资源多,且光照充足,针对这一特点,宝坻区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发力点,以股金形式,投入3808万元,为156个贫困村入股当地的光伏扶贫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连续两年,带动每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促进361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这个光伏产业,既“照亮”了贫困村的脱贫路,也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再如,民丰县若克雅乡博斯坦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文旅产业发展本底非常好。宝坻区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就业”模式,在该村打造了文化旅游风情一条街,改造街道1350米,扶持村民开办15家农宿,开办烤肉、薄皮包子等美食店15家,开设商店4户、传统工艺店3家。2019年,15家农宿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按照每人每晚60元价格计算,加上饮食和采买,实现年收益超过30万元,户均增收11000余元。文化旅游风情一条街的打造,让这个村由昔日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白天鹅。
二是促消费。“三县”当地都有特色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像民丰县的尼雅黑鸡、永登县的七山羊、武山县的高原夏菜,品质都非常好,但卖难问题突出,好的产品不能变现。对此,宝坻区多措并举,着力推动消费扶贫,组织实施了在宝坻区大型商超设立扶贫产品爱心专柜、引导企业到受援地采购扶贫产品、举办“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云签约、开展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在津洽会等经贸平台设立扶贫产品展示专区、开展“百店爱心菜”、干部职工自愿购买扶贫产品等“七项爱心消费”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效果。3年来,宝坻区完成消费扶贫1.68亿元,带动近7000名贫困人口增收。今后,宝坻区“七项爱心消费”专项行动将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激活消费扶贫这一池“春水”。
三是助就业和创业。宝坻区了解到,受援地很多群众之所以生活困难,主要是因为“三无”,即:打工无技能、就业无岗位、创业无门路。面对这些情况,宝坻区重点制定出台了以岗位补助、生活补助、交通补助、房租补助、培训补助、子女教育补助、中介服务补助和优秀务工人员落户,为主体的“七补一落户”助就业政策,用政策引领就业。向受援县捐赠机加工、数控车床等培训设备71台套,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其中,培训致富带头人1487名,创业成功799人,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4360人。在受援县建立3家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每家奖补资金10万元;建立扶贫车间43个,给予奖补资金40万元,吸纳就业1774人。带区内外企业到受援县开展招聘会,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促进1.4万名受援县群众外出就业。
四是兴人才。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并重,尽锐出战,帮助“三县”打造不走的帮扶队。在受援县举办17期党政干部和专技人才培训班,培训5000余人次。先后选派教育、医疗、种植、畜牧、招商等专技人才229人,到受援县开展技术和智力帮扶。组织宝坻区15所重点学校,与受援县18所学校开展教育帮扶,并选派由64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到受援县学校巡回指导。还组织宝坻区3所医院与受援县7所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培训受援单位医务人员1400余人次。通过这些帮扶措施,为受援县源源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第三,抓广泛动员,促社会扶贫。宝坻区坚持有限与无限相结合,持续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帮扶,完善扶贫工作体系。一是推动万企帮万村。组织221家民营企业与“三县”119个贫困村结对,签订帮扶协议,通过捐款以及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带动2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今年10月份,组织开展了“百企连千户,携手共圆梦”微心愿认领圆活动,推动150家企业为贫困户捐款46.6万元,并送去微波炉、电饭煲、洗衣机等生活必需品,9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都实现一个微心愿。二是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动员区内餐饮协会、商会、青年创业联合会、“一家亲”志愿服务协会等组织,投身脱贫攻坚,体现担当作为。比如,组织区绿色石材商会与武山县签订“4个100”帮扶协议,即:转移甘肃籍100名贫困人口到宝坻务工;设立教育和养老帮扶基金100万元;采购武山县100万元农特产品;组织100名商会会员企业员工赴武山县对接交流,这些协议事项都得到很好落实。三是搭建扶贫众筹平台。动员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献爱心、携手奔小康,宝坻区24个街镇与“三县”乡镇街的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并开展了村与村结对;发动110名干部与100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实现对武山县73个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定期问需走访、帮困解难。
最后,抓成果巩固,促长效扶贫。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三县”均提前一年以上实现摘帽。“三县”摘帽后,特别是2020年以来,宝坻区坚持既战“疫”、又战贫,按照“四不摘”的要求,在固成果、防反弹、保长效上求“事功”。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20年以来,宝坻区投资2800余万元,用于“三县”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受援县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基础;二是增加群众收入。依托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等资金,通过“公司+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发展规模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等特色产业,让群众有更多收入。比如,宝坻区结合气候、土壤等实际,为民丰县引进3家甜椒企业,总计投资3589万元,带动当地甜椒种植1万余亩,建成了集辣椒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604户群众进入产业化链条。再如,结合“三县”旅游资源富集的实际,宝坻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富民强村上进一步做好文章,与受援县携手推出了“宝坻武山四日游”“宝坻永登三日游”“宝坻永登四日游”这3条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已向受援地输送两批次游客。下一步,宝坻区还将把受援县的旅游资源,向全市乃至全国推介拓展。三是深化开发式协作。2020年,宝坻区多方筹措7244万元资金,在“三县”实施了52个项目,涉及到干部培训、教育医疗、人才交流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立体化帮扶,切实增强了受援县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吕兴龙、龙洲、王咏梅)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