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以“气质”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沙龙在苏州市举办,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媒体的各界代表,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如何提升美好生活的“气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发表真知灼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副所长宁淼、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专家、苏州市以及各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江苏省各市生态环境局环保宣教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朱玫主持会议。
去年9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围绕“生态文明公约”在常州市开展了第一期生态文化沙龙。本期举办以“气质”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沙龙,旨在使江苏省上下凝心聚力,共同推动打好蓝天保卫战。据悉,2020年,江苏省PM2.5浓度、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水平。
过去三年,江苏省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克服“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艰辛,以“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开哪壶”的坚定决心,铁腕治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佳绩。据今年1月调查统计显示,2020年,江苏省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达到了93.3%,比2019年上升了3.1%。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蒋勐介绍了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他说,苏州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的部署要求,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绣花针”的功夫来织美苏州蓝天白云的“双面绣”。这几年,苏州紧紧围绕PM2.5与臭氧协同共治,以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为抓手,裁掉了污染严重的项目,淘汰了落后化工企业,关停高污染企业。同时,推进参与了油烟治理,微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大气所合作,科学精准治理大气污染。一年多的合作中,制定了工业窑炉、储罐等一些治理方案,苏州进行了云清单、云解析,对污染过程进行科学分析。进入2021年,一季度展现了比较好的“气质”,只有2天为污染天。
去年以来,苏州市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开展战略合作,基本摸清苏州市的污染情况,确定了治理方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副所长宁淼研究员结合在苏州开展的工作,在全国层面上分析了如何提升城市发展的“气质”,分享了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战略合作经验。
宁淼介绍,现阶段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更加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在国家层面上、省级层面上,对大气环境管理采取多目标的管理,不仅有常规的六项污染物管控指标,还增加了优良天数。在空气质量达标的同时,还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些需要审慎决策。由于大气污染来源广泛,而且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污染来源逐渐变化,需要实时摸清新情况。
作为大型和特大型的城市,对精准治气的需求更加强烈。去年苏州经济总量达到2万亿,苏州人口密度非常高,这样大的经济体量的城市,对精准治气需求非常迫切,要促进苏州市PM2.5的协同控制,打造大气环境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苏州模式”,推动“两个标杆、四个名城”的苏州之路。2019年10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引入了“国家+地方”的管理团队,引进了国家最权威的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引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市环科院专家参与,加上苏州生态环境局和本地的第三方机构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解决了一系列的精准治气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苏州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还分别和传输通道上的重要板块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会上,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高级工程师杜嵩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工程师宿杰就《生态环境的“气质”:大气的“质量”》进行专业解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甘知辛、苏州尚美公司工程环境安全部门负责人殷茵、苏州市绿茵环境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张焱就《美好生活的“气质”:呼吸的“质感”》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经验和做法。
上下同欲者胜,与民同利者兴。与会代表表示,将持之以恒地为改善“气质”,为共建“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美丽江苏作出积极努力。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