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从各地抽调植物、动物、气象、土壤等专家,组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大勐龙生态群落站。在西双版纳开展热带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蔡希陶就与吴征镒、曲仲湘等就意识到这里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共同建议成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1956年成立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自1959年建园以来,植物园的科学家在西双版纳发现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望天树、开发了活血良药龙血竭,产生了山姜属花柱运动、世界首例雨媒传粉植物多花脆兰,世界首例无脊椎哺乳动物大蚁蛛、榕树和榕小蜂协同进化机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版纳植物园持续开展热带雨林的保护和研究,在生物本底调查、监测、理论研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还推动了纳版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等的建立。
近年来,版纳植物园牵头建设的中国西南-中南半岛东经101度森林样带已初具规模。101样带汇聚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全球独一无二沿水热环境梯度分布的连续完整森林区覆盖全球热带雨林三大核心分布区之一,是热带亚洲成分的分化中心。版纳植物园在中国云南、泰国、马来西亚东经101度左右的森林分布区中,建设了从寒温性针叶林到热带低地湿润雨林的13个永久固定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大型(16-50公顷)动态监测样地。
值得一提的是,地处多民族地区的版纳植物园在中国最早开展少数民族植物学研究,成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摇篮,成长出裴盛基和许再富这样的民族植物学家,不仅对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植物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研究,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植物园、热带雨林与民族文化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热带雨林保护和科普旅游旅游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期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不断探索科学传播新形式,吸引更多普通受众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从自然教育到研学旅行,从科学探索营到自然体验营,从青年科学节到观鸟节,举办讲座、拍摄科普视频、开设线上直播、主办科普展览。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