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目的还是要给依法经营的企业撑腰打气,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一律平等发展、公平竞争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落实常态化反垄断监管,正成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这些年,我们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创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方式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把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
“坚定推进改革,减除繁苛,维护公正,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和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李克强表示。
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有效的市场监管。李克强称,“放”“管”是并行的,“放”不是放责,“管”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放”也不是放任,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要坚决打击,尤其是对一些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和群众利益的,像食品药品、安全生产、金融等领域,要加强监管,违规违法的必须惩处。现在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要不断完善监管规定和方式,使市场主体真正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和发展。
随着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资本在壮大中利弊两方面特征日益显现,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说共同富裕,那是要共同奋斗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没有变也不会变,而且我们的外商投资法都有明确规定,要说变只会向有利于扩大开放、有利于投资贸易的方向发展。
“刚才我讲到‘放管服’改革,就是强调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目的还是要给依法经营的企业撑腰打气,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一律平等发展、公平竞争。当然,也希望企业在发展当中都是规范健康的。”李克强称。
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陈兵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对资本行为的监管,而非针对特定领域、不同来源的资本的差异化监管。
“总理上述答复,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与监管规律的角度,回应了国内大型平台企业和国外资本的担忧,也即是,中国将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方面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在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前提下,厘清资本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让反垄断监管回归到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职能上。”陈兵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是继2021“反垄断监管大年”之后,反垄断问题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立法方面,反垄断法迎来施行13年首次大修,相关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出炉;司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结垄断案件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执法方面,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使得中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向高级别、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陈兵认为,随着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扎实推进,当前,中国在反垄断执法环境和执法力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正走入法治化、常态化阶段。
“当前,‘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今年政府工作发力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既要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要发挥大型企业引领创新、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更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营造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陈兵称。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