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练的采茶工都知道,春来早,气温高,采摘茶叶得赶早。绍兴柯桥今年入春的时候比去年足足提前了4天,在柯桥稽东镇上的山头上,已经茶芽林立,适合制作日铸茶的“浙农117号”,已经进入最好的采摘季。一大早,李汉兴就开车从绍兴市区的家中出发,25分钟后,到达稽东镇自家的茶园里。
因为天色还早,山中还雾气弥漫,但已有采茶工挎着竹篓忙碌着。“今天是我们公司采制新茶的第一天,这也代表进入了生产旺季,一定得来茶园里看一看。”李汉兴是绍兴玉龙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父亲李亚根是董事长。儿子抓销售,父亲搞生产,这家于2005年成立的家族式企业,现在已经有声有色,不仅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还远销海内外。
李汉兴家里往上推三代,都是从事跟茶叶有关的事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靠山吃山。这一带背靠会稽山,多有低山、丘陵、河谷,土壤多宜农业利用,所以这里的农户一般多是种植茶叶、香榧。“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儿,原先也是给其它茶厂做制茶师傅,但是他看到茶农们都是零零散散管着几亩地,茶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索性就收购了一家茶厂,自己来做。”李汉兴说,除却自家500亩生态茶园,玉龙茶业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联结周边农户茶园3500余亩,均处在舜江源自然风景区内。
但是规模大了,问题也来了。返工难、招工难,是这次疫情之下,几乎所有企业都面对的难题,而采茶更是高度依赖人工。玉龙茶业有固定员工60人,而临时的采茶工,每年都需要300-400人。“我们每年都会从周边省市招200位左右的采茶工,但是今年迟迟招不到,有些是出不来,再有些是不敢出来。”但是李汉兴也很庆幸,作为传统的茶叶产区,还是能招到不少熟练的本地采茶工。再加上前期春茶长势并不是太快,只有三分之一的茶区可以采摘,所以目前的人手也足够应付。“但是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进入大面积采摘期了,用人需求会更大。不过我也相信,到那时候疫情肯定能减轻不少,招工应该也不难了。”李汉兴乐观说道。
茶叶离枝,并不能马上炒制。上佳的鲜叶原料,首先需要将其薄摊在竹匾上,静置7、8个小时,等待水分蒸发,芽头呈凋萎状态。这一道工序,称作“晾青”。在玉龙茶业一楼的车间里,李汉兴的父亲李亚根正扎在里头,熟练地一抓一闻一抖。“可以开始了,机器都开起来!”新茶生产,玉龙早在几天前就对机器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将茶叶倒入机器的斗槽内,便自动开始揉捻、出烘、回潮、炒制。生产线上的工人们都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
傍晚时分,看着一锅锅已经炒制完成的日铸新茶,李亚根心满意足之余不免又很担忧,新茶上市,屯在冷库里的茶业只能当作陈茶来卖,卖不出好价钱已是注定。原来,茶叶有两个销售高峰,一是春节,二是新茶上市。“春节里嘛,茶叶可以用来送礼,可以自己饮用。为此,我们屯了价值将近200万的茶叶在冷库里。”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物流停滞,再加上日铸茶的知名度不如西湖龙井那么响,市场份额有限,所以陈茶的价格,只能卖到原价的一半。
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李亚根和儿子决定跟一把潮流,在抖音上做直播。“正好趁着第一波新茶采摘,我儿媳妇出镜。”李亚根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所以在2017年开发出一条新生产线,专门做袋泡茶。全自动化的流程,无需多少人工,一天就能生产70-100万袋,主要供应给一点点、鹿角巷、香飘飘等奶茶公司。“货都存着,这几天已经有合作商打电话来问了。就等着春暖花开疫情消散的时候,把它们都运出去。”李亚根给自己打气,前几年资金链断掉,工厂差点倒闭,这样的生死关头都挺过来了,这次疫情也肯定会熬过去。“做人一定要努力,坚持到底还是会成功的,面对疫情,大家一定能挺过去!”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