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头条  
男子连续四年模仿“屈原投江” ,是“纪念”还是恶搞?
2020-06-26 10:09:40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在大声念完这句词后,穿着黑色汉服的贾治勇平展双臂,面部朝下,扑通一声跳入河水中……6月23日下午,四川省西昌市海河边,41岁的贾治勇以俯身“投河”的方式,完成了他的端午节“仪式”,这是他连续第四年,用跳河的方式“纪念屈原”。

  贾治勇这一充满争议的行为视频,很快传遍了西昌市民的朋友圈,引发不少网友质疑,表示这是哗众取宠。贾治勇说,今年跳之前还是有点犹豫,他的行为仅是个人纪念屈原的方式,整个过程就几分钟,不是作秀,跳河有危险,不希望有人模仿。  现场:男子穿汉服跳河,市民“惊呆了”  距离端午节还有2天,贾治勇决定,今年,继续完成自己的端午节纪念“仪式”。  6月23日下午,他穿上了一套黑色汉服,来到西昌海河天街。之后,他的几名朋友也陆续来到了现场。  “猴哥,真的要跳哦?”“跳,每年一次嘛。”  贾治勇的微信名叫“猴哥”,此时,他站上了海河边的石头围栏,展开双手,平伸双臂,望向河对岸。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在大声念完这段词后,他身体前倾,以正面入水的姿势扑入了河中,激起一阵水花。入水后,他仍以双臂平展的姿势,在水中漂浮了10多秒,然后,回游到了岸边。  在目睹贾治勇的这一跳河行为后,现场不少市民表示,感到非常惊讶。贾治勇入水时,一名市民正在对岸钓鱼,“我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有人失足落水了。”旁边,在海河天街喝茶的几名市民见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其中一名市民说,她“惊呆了”,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跳河表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天下午,贾治勇跳河的视频,很快就传遍了西昌市民的朋友圈。不少网友发朋友圈调侃:这一跳,预示着端午节又快到来了。  贾治勇的行为,也招来了一片骂声。有网友评论说,纪念屈原不能用这样的纪念方式,这种行为没有意义,还存在危险。有网友表示,这种行为,很明显是想红,是在作秀、哗众取宠。  网友评论   王青松:假国学,真奇葩。纪念屈原非得用这样极端的方式?   还挺逗的:文化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一些对当下自身有益的就好,这种模仿毫无意义,弄不好,还会呛水。   长歌行就是行:博眼球的   公子姝_MAY:服饰都没有穿对,还模仿屈原   三江雪vv:几点错误:一没有盘发髻,二没有穿楚服,三没有抱石头,四屈原没有再上岸。这明显的炒作!   蓝泡泡:好怕你哪一次没发挥好,然后没上来。  另外,有少数网友表示了对他的支持,说不应该去嘲笑他。  网友评论   叫本宫做甚:我觉得挺有趣的啊   掉分扶贫王:这不比玩滑翔翼什么的安全多了?人家乐意好像不碍着你们啥事吧!   小呀小呀小卒子:不给他人添麻烦,不影响公共区域活动就行,一天跳十次都随便,个人自由。   猪_老_三:光坚持这点足够获赞!   随便取个名:别人跳河都这么坚持,我们凭啥不努力呢?  回应:连续四年“投江”,称自己并非炒作  “我知道会被骂。”上岸后,贾治勇浑身湿透,骑上车回他的店铺换衣服。  这是贾治勇连续第四年,在端午节前到海河跳河。2017年端午节前,当地电视台“美食情报站”节目,要拍摄一段情景剧视频,需要模拟一段屈原投江的场景。当时,他扮演屈原,身穿白衣,跳入了海河中。  到了第二年端午节,贾治勇的一些朋友开玩笑说,希望看他再跳一次,他在朋友圈征集大家的意见之后,又表演了一次跳河。2019年端午节前,他又按照“惯例”跳了一次,不过,这一次他跳河的视频在微博上了热搜,“大家都来骂我。”  今年,端午节将至,跳还是不跳,贾治勇有些犹豫。他发朋友圈说:一直在纠结,今年究竟跳不跳,如果不跳,会不会觉得我去年被骂不敢了。最终,他还是决定,跳。之后,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今年已跳。  针对网友的质疑,贾治勇回应说,整个跳河过程几分钟就结束了,他不是炒作,也不是想当网红。  他说,他是建昌汉文化研习社的社长,平时喜欢汉服。第一年跳,是为电视台拍摄视频,之后几年跳,则单纯是个人的一种行为,是想用这种方式,在端午节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入水时面部朝下,也是想表达屈原悲痛的心情。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做自己的事情,让别人去说。”贾治勇表示,他会游泳,对海河的深度很了解,但是这种行为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希望有人模仿,“明年端午节,我可能还会继续跳。”  文史专家:应理性看待  西昌市著名文史专家张正宁认为,单从纪念屈原的角度来说,贾治勇的这种行为可能并不可取,跳河这一行为显得太过夸张,违背了纪念屈原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初衷,当下,对于传统文化,应当有更多的思量。而且,跳河投江的方式,也具有危险性。  不过,他的行为也仅仅是个人行为,请市民和网友一定要理性看待,也希望大家不要对他太过指责和谩骂,也不能为了想红或者出名,去学习和模仿。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