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传奇故事。历久弥新且代代相传,使我们从先祖们的智慧中繁衍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中发现了诸多思想理论、生活方式及生产工具,经华夏民族的文明不断应用和创新,流传下来的典型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积淀的民族精神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
在广阔的荆楚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和经典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而如今仍有许多非遗传承人默默的坚守和毫无保留的传承。非遗团队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其中就有着一批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会长杨贤毅(双钩书法)、 秘书长丁雪(漆器)、李遵酉(鲁班锁)、李星旺(折纸)、石玉秀(汉绣)、李常宪(络画)、冯晓明(布艺堆绣)、潘凤娥(面塑)、刘比建老师(楚式漆艺)、沈海鹰(铁艺)、陈进(花艺)等等。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身体力行地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遍栽桃李。这是一群正能量满满的人们,堪当精神贵族楷模,令人敬佩。
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工艺专委会杨贤毅会长,双钩书法传承人。杨会长还兼任多个社团组织负责人。
非遗团队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会长杨贤毅
秘书长丁雪女士自机构成立以来,全身心投入,勇于奉献,敢于创新。多次成功举办了多次以“非遗文创元素”为主题的婚庆、贺寿和公司年会,得到了在座嘉宾的一致好评、称赞有加
丁雪夫妻
在丁雪的婚礼现场,俨然一场“非遗文化博览会”杨贤毅会长的双钩书法震撼人心,让人叹为观止;
李星旺老师的折纸艺术品惟妙惟肖,作为婚宴伴手礼之一,受到大家交口称赞,爱不释手;
李遵酉老师的鲁班锁益智亦趣,吸引大家流连往返;石玉香老师的汉绣作品堪称精品,美轮美奂;
李常宪老师的络画艺术,带给我们全新感受,让入目不暇接;
冯晓明老师的布艺堆绣刷新了我们对布艺的直观,方寸之间的艺术感染力惊艳众人;
潘凤娥老师的面塑作品—关公奔马,让人忍不住上前亲手体验,并争相与之合影留念;
刘比建老师的楚式漆艺,复原了古楚漆艺制作技艺,完美地再现了先祖们的智慧结晶,独特的古楚漆艺作品,让大家近距离地触摸了历史,观摩的人络绎不绝,场面蔚为壮观;
沈海鹰老师的铁艺作品栩栩栩如生,大型的作品—机器人威武雄壮,小型作品如飞虫走兽无不精美绝伦,是艺术与工匠之间的相得益彰;
陈进老师花艺只见一朵朵花在手中次第排开,错落有致,玫瑰傲娇,康乃馨温婉,太阳花热烈,百合芬芳,一经粉红的满天星晕染,浪漫便裹夹着自然气息,葳蕤在浅色的花蓝中,心中无限温暖。
前来参加婚礼的嘉宾无不惊叹,纷纷感慨: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搏大精深,更激发了人们爱国情怀,婚礼进行中的国歌齐唱,更使人庄严中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令人终身难忘。
答琴阁
答琴阁创始人答琴女士,钟情于中国非遗文化,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奉之为终身事业;始终以尊重的心态弘扬着传统文化,带领团队在古琴教学、陶艺创新、书画培训、大健康理念传播中不遗余力地践行着一位炎黄子孙对先祖们智慧成果进行着传承传播。
团队成员由社会各界精英组成,市场推广大使李名扬先生,是一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并以此作终身奋斗目标的务实型新型人才。
因“答琴阁”位于光谷商圈,大学资源丰富,逐渐吸引了众多在校大学生前来学习、观摩、欣赏中国非遗文化。并探索着利用非遗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创作出以武汉市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武昌黄鹤楼、汉口武汉关、汉阳兵工厂等图案再现大武汉风采。器形以随州曾侯乙出土编钟为借鉴,用外圆内方的中国建筑元素为参考,所设计的可做酒容器、可收藏的各种艺术品,以此形态作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
在大学生中,也有热衷于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者。
苏世良是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浓郁影响,立志将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以崇敬与身体力行之力努力学习并弘扬着。
胡亚文坚持学习非遗技能,并希望能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非遗文化,让这些智慧造福于世界人民。
不论湖北省非遗文化交流协会,还是答琴阁,或是各界精英人士、学校领导、毕业生们,都希望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创造性地运用非遗文化的核心内涵,探索一条利国利民、造福社会、益商益民的大学生创业/就业之途径,并希冀更多关注和关怀。文/丁雪
(推广)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