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共有省市县乡村五级各类医疗机构3万多家,去年全年总诊疗人次超过6亿,每天产生的医疗数据多达数百万条……这些“一刻不停”的医疗数据,催动着一个群体“快马加鞭”。
他们,是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共享工作的推动者、亲历者。他们的每一次决策、实践或是思考,都关乎着万千百姓的就医幸福感。这项启动于今年的改革,其目的是打破不同区域、不同医院之间的“数据围墙”,逐步解决长期以来造成百姓看病就医来回跑、反复跑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
目前,“浙医互认”已经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线,首批互认项目包括93个检验类项目和180个放射类项目,涵盖了临床高频检查事项80%的检查量。在“数据围墙”被逐步打破的过程中,医院发生了什么变化?医生、患者、管理者之间如何有效联动,让这些纵横交错的数据“动”起来?近日,记者走进省市级卫生健康部门和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体验改革现场。
[诊疗场景]
“砍掉”重复检查 医院动真格
“浙医互认”上线以来,一份成绩单颇为亮眼:363家医疗机构累计调阅665.10万项次,互认388.11万项次,直接节省医疗费用1.87亿元。这些以往难以“撬动”的医疗数据上升或是下降,意味着医院对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动起了真格”。
上午10时30分,我们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门诊3楼名医馆候诊区遇到了28岁的市民潘华。在获得院方和潘华本人同意之后,我们一起来到了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谈鹰的诊室。
谈鹰娴熟地在“门诊医生工作站”输入潘华的医保卡号。我们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谈鹰的电脑界面上跳出了一个“浙医互认”的小插件。潘华向医生详细描述了自己包括头晕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谈鹰准备为他开出一项血常规检查。
双击“血常规”选项后,电脑上的插件跳出一项提示:“血常规已经检测,是否互认?”只见谈鹰点击提示,她的电脑上很快跳出了潘华前一天在吴兴区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血常规等基础检查报告。“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有了,和我们今天要做的检验项目是一样的。” 谈鹰滑动鼠标,仔细查看着系统里的“实验室检验报告”。
“今天就不用再重复查了。” 谈鹰在互认界面,选择了接受“互认”,并结合潘华的血常规等检验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及时确诊了病情并开具了处方。
“本来这个点去抽血化验,上午还不一定能拿到报告,更别想让医生看报告了。”潘华告诉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算了算,自己省下了近一个小时的等候时间。
“在看诊过程中,如果能快速得到患者在外院的就诊信息,我们也能更快地做出判断、精确诊断。”谈鹰对我们说。
除了少跑腿、少排队之外,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的推进,还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日前,到儿子家暂住的龙泉市居民张建,来到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民族分院)进行复诊配药。由于没带病历本,又说不清病情,医院建议他做一些例行检查。正当医生准备开具检查单时,丽水检查检验互认共享系统自动弹出了近日他在龙泉市人民医院做的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单。
医生仔细查看报告并询问之后,选择了检验结果互认,张建取药之后就能回家了。临走前,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我经常需要上医院复诊,核磁共振检查每次需要花费四五百元。现在能少做一次检查,不仅省时省心还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砍掉’这些重复的检查检验,是一个降本减负的过程。通过互认,将医院的检查检验医疗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空余出来的这部分仪器设备、检查人员,可以提供给更有需要的患者。”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院长李谷告诉我们。
医疗数据的高效互认,依然离不开医生们精准、科学的研判。我们抵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时,医务科科长、肿瘤外科副主任陈文军正在看诊。我们注意到他的电脑下方,贴着一张醒目的蓝色字条:请按要求做好省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和互认,应阅尽阅、应认尽认。
此时,陈文军打开了一位乳腺肿瘤患者在县级医院的血糖报告。一个偏高的血糖值,引起了他的注意。“正常血糖的参考范围在6.11-3.89mmol/L之间,你超出了3个多单位。加上报告时间已经过去近半个月,谨慎起见,我建议你再做一次血糖检验。”他对患者说。
陈文军的耐心解释,得到了患者的理解。点击“浙医互认”插件,陈文军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了“不互认”,紧接着,电脑上显示了10条“不互认”的理由,他选择了“检查、检验结果与疾病发展关联程度高、变化幅度大的项目”一项,并为患者开具了血糖检验单。
“必要的时候,医生还需要在选择不互认理由后补充病案信息。”陈文军告诉我们,这套系统的闭环管理机制,让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标准。它要求医生们在推进精准互认工作的同时,兼顾诊疗工作,最终令医患双方获益。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18家省级医院及所有地市均接入省平台开展互认。11个设区市均已全部完成与省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省市县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各地市检查结果对码标准化上传机构数达333家,检验结果对码标准化上传机构数达345家,总体上传率为95.49%,接入医生工作站总数42356个。
[决策场景]
面对难点堵点 “红脸”“出汗”毫不客气
海量的数据动起来之后,它们又如何撬动改革?我们通过走访发现,这个过程中,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市庆春路216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大楼里,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的“健康大脑”,为全省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遇到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付铁红时,她正赶往第35次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工作推进会的会场。参加推进会的有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专班,和各设区市的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付铁红说,这个常态化、不定期召开的推进会,是“有话直说、毫不客气”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带着好奇走进会场。
“从数据上看,部分医院的互认还不够积极,为什么?”“部分医生会在看诊时把互认系统关掉,有什么难处?”会议刚一开始,专班工作人员直接发问。
几位设区市参会人员将改革落实的难处直接提出:“目前,市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已经全部接入。但因为各个医院之间的数据还无法完全相互识别,导致了系统内运行的数据量偏低……”“互认工作增加了一部分医生的工作量,如果在激励机制上无法体现,医生的积极性提升的确不明显。”
果然是有话直说,毫不遮掩,我们不禁点赞。在场的专班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由设区市反馈的问题,他们告诉我们,散会后,这些问题将被整理成文档,由专门的专家团队逐一鉴定评估。
会场上的这些数据从哪里来?在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一块“浙医互认”大屏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实时互认信息”栏,实时滚动着各家医院的互认情况;每滚动一次,大屏上的互认项目次数和互认人次也跟着跳动;大屏的右侧,是本月互认医院、互认项目的排名。
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项目负责人站在大屏前,仔细记录着几项数据。很快,她和医政处的几名工作人员碰上了头,他们打开一份空白文档,将数据做成表格,并逐一分析、研判之后,形成了最新一期的《全省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几分钟后,它便出现在了各家已上线“浙医互认”平台的医院相关负责人的邮箱里。
标准化,是互认共享工作推进的基石。我们见到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时,他刚刚在电脑里新建了一个当天的文件夹。这是他在过去半年多里最熟悉也最重要的工作。
这些隔天一个的文件夹里,收集了全省各家医院的60多万条检查信息。今年6月开始,“翻译”180个项目的独立编码,供全省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使用,成为他和团队伙伴的主要任务。“各个医院的系统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说‘方言’的系统改说‘普通话’。”龚向阳跟我们解释道。
龚向阳和团队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研究了8套英文编码系统。在阅读上千页的英文资料后,将百姓日常看病最密切相关的180个高频项目,都“翻译”成了独立编码,供全省使用。他们亲历了这项改革工作从前期调研酝酿、方案制度设计、互认项目遴选、项目统一编码、信息标准互通、考核指标设定,到对码操作培训、现场督查反馈的全过程。
[实践场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改革“补丁”随时打上
实际上,数据、报表反馈的问题,也确实成为了撬动改革的杠杆。
我们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时,正赶上院务会议召开。各科室负责人落座之后,医院门诊办主任丁勇拿出了两份文件。我们看到,除了省卫生健康委的情况通报之外,还有一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医院各科室互认情况分析。
“这些排名,并不是为了排而排,更不是为了让谁‘丢面子’。我们希望大家坐下来诚恳分析互认工作推进的难点、堵点,最终是为了让这项新改革更接地气,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互认共享、提高医疗效率,让老百姓获益。”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张松英在院务会议上直言不讳。
一项新的改革“落地”后,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状况。我们发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打补丁”已经成为常态化动作。
“打补丁”的前提,是要精准找出问题。“叮咚,叮咚……”晚上,付铁红的微信又发出了提示,在一个名为“浙医互认”的专家群里,几位医疗专家又一次“上线”了。经过付铁红的同意,我们得以“围观”了这场讨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陶志华提出:“现在的互认期限默认是近一个月的检查检验,我觉得应该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付铁红立马追问:“比如哪些项目?”
“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检测血糖,每次互认就会出现至少30次血糖检验结果,但实际上血糖结果只需要看最近一次的。出现结果太多,反而会干扰医生精准寻找需要互认的项目。”陶志华直接提出。
紧接着,一位妇科专家和儿科专家相继发言,在他们接触的医疗领域里,也有不少要求部分患者每天或者隔天就做检验的项目。
“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我们明天立马碰头讨论,有空的专家也可以一起来。系统还有不少难点,大家线上线下随时讨论。”付铁红立马回应。
高频次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常态。
近日上午,我们来到湖州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看到了一个“健康大脑”背后的“大脑”——“湖州市检验检查互认全流程监督平台”。大屏上,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院提醒项次、跨院精准提醒项次、跨院调阅项次和跨院互认项次一目了然。
与“浙医互认”平台不同的是,“监督平台”更直接地摆出了问题。我们跟随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小军来到4楼医政处的办公室,他召集处室里的几位工作人员开了一个简单的碰头分析会。这距离上一次碰头会仅仅过去了三个小时。
“从监督平台上看,部分区县的互认率还是明显偏低。为什么不认,是不能认还是不愿认?系统推出不久,总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要及时找到背后的原因,需要提的意见就提,确实需要改的地方就马上改。”
一个小时后,我们跟随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工作人员范骏、吴兴区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沈琦一起抵达了吴兴区人民医院。
“我们刚刚也收到了报表,已经发现数据量偏少,也查找了下原因。”在医院一楼的信息科办公室内,副院长朱佳威带着医务科、信息科的负责人一起分析。
“整个系统目前在使用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现在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在影像等检查项目上,在与省平台的对码工作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小偏差。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重新着手整理,整合好后把相关数据交给信息科,会做更新。”朱佳威说。
截至目前,湖州全市24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6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规模较大社会办医疗机构均已完成与省检查检验共享平台的数据对接,能够实现93项医学检验结果和180项影像检查资料互认共享,共接入医生工作站408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区(县)-街道(乡镇)-村(社区)五级医疗机构上下贯通。
(文内患者均为化名)
向医改难点“出击”
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 龚向阳
作为2021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大应用场景之一,“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以“共享互认”为突破口,完善制度方案,瞄准落地应用,应用效果指标化、可考核、可视化。
医学检查在诊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诊断、精准诊断、精准评估是有效、精准治疗的重要前提。但是,长期以来医学检查也存在不合理利用、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现象,不仅造成了患者多头跑、重复跑,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如何保障必要的医学检查,抑制不合理的医学检查,一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
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是向医改难点“出击”,是一项能切实提高百姓就医获得感的民生举措。要实现“互认共享”,首先必须保证纳入互认检查项目在检查方法、图像质量、报告质量上是同质的,保障患者得到可靠的、可信的医疗服务。其次,纳入互认检查项目在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之间是同名、同义的。目前,我省建立了统一的编码系统,并通过举办多场次、多形式的对码培训,保障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同步实施。再次,纳入互认检查项目在不同的医院门诊系统是可见、可查的。最后,各级医疗机构对待改革必须是认真、积极的。
从最近获得的相关数据看来,“互认共享”的检查数量逐步增加,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它将对医疗行为、医疗流程、医疗质控和医院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我们希望做好标准化和内涵建设,逐步扩大互认范围,动态调整互认项目,巩固和凝练改革成果,使之成为我省数字化改革的典型案例。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