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突然来临,许多在线教育企业响应“停课不课学”,慷慨地拿出大量公益课程免费向学生用户开放,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然而,有些在线教育企业身上也存在一种诚信缺失的“道德病毒”,其危害也有目共睹。
近日,一家知名的在线教育上市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的丑闻。近年来,在线教育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和刷单等方面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曝光。如何进行有效对治诚信缺失这种“道德病毒”,需要整个行业引以重视。
财务造假,其目的一般都是为了让财报变漂亮,吸引资本的青睐。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有时会违背诚信原则,不择手段地进行“市值管理”。未上市公司为了上市融资,也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冲业绩,尤其是当前许多在线教育企业等待各路风投的热钱来续命,出现财务造假并不奇怪。这些诚信问题,只是面向资本市场、面向投资方的一侧,而面向用户的那一侧,在线教育企业的诚信问题同样很突出。
虚假宣传,是在线教育企业较为普遍的、被用户投诉较多的问题。有的夸大吹捧网课教学质量,有的虚构押题率,有的虚假承诺考试包过……广告撒得满天飞,目的就是欺骗学生和家长上钩。有的企业在办学资质方面弄虚作假,网页及App端上有大量提供在线教育培训服务的公司及品牌,并未向教育相关主管部门注册,没有被纳入监管范围。有的企业在师资力量方面鱼目混珠,据媒体报道,某平台宣传聘用北美外教,而实际讲课的老师却是菲律宾老师。还有许多在线教育企业在退课退费方面进行虚假宣传,但现实中却设置各种障碍阻挠,让承诺过的“退课退费”成为空话。据有关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称,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中有16.9%的人遇到了“退课退费难”问题。
“病毒”的危险,在于既能杀伤健康良性的肌体,也能让一些本来有破口的肌体溃烂更得更严重。当下,在线教育的总时间“争夺战”已经打响,维持住日活(月活)成了在线教育企业未来生存下去的关键。在抢夺“眼球”的混战中,有些老实人会吃亏,虚假宣传的企业不顾底线地抢占资源,挤压同行的生存空间,难免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有些老实人也会在被逼无奈之下同流合污。诚信缺失,既损害广大学生用户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既欺负了同行,也污染着市场的生态环境,损害着行业的整体形象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