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杭州3月11日电(童笑雨)“文物安全管理,你不管,别人就不理”“法人违法,要‘打疼’不要‘挠痒痒’”……3月1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谈及文物安全问题时,涌现了诸多“快人快语”。
浙江面积虽小,文物资源却十分丰富。“十三五”期间,浙江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累计国保单位281处,数量居中国第四位;浙江登记备案博物馆增至402家,数量居中国第二位。
家产虽丰厚,但浙江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火灾事故、盗窃盗掘、法人违法多发,违法经营交易活动屡禁不止,文物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文物安全是政治安全,文物工作要打‘防守反击战’。”会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点题。
如何筑牢安全防线?宁波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曹剑的理解是“敢于动真碰硬,始终坚守法律底线”。
他提到,前些年,针对某地的知名宗教场所文物违法建设案,他们顶住多重压力,对该寺庙作出了罚款12万元的处罚。
“就是要这样做。”听完曹剑的分享,褚子育对参会者“耳提面命”。他说,对法人违法事件,要“大叫”不要“猫叫”,要“高音”不要“低音”,要“打疼”不要“挠痒痒”,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 浙江省文物局提供同时,把好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中涉及文物保护的项目关口,对不符合要求甚至违法违规的,要提前介入、坚决制止。
“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主动出击,敢于说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说,文物保护工作者,就是要克服和纠正“文物执法是弱势工作”的不当认知。
他表示,2022年,浙江各地要积极转变文物安全监管方式,通过完善文物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扩大文物安全监管范围并提升效率。
身处“数字之城”杭州,杭州市临安区文物局局长何军梁提出,可以通过数字化建设打通文物安全保护的血脉经络。
如该区建设了天目文保指挥中心驾驶舱,对文保点位、文物档案、设备设施、责任人员信息全部上图,实现全域覆盖、全时监测、全员参与。同时,还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层面预警,确保消防、公安、城管、镇街、村社实时同步接收预警指令。
“我们的目标,就是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杨建武表示,2022年,要通过切实有效举措,做到大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措施落实率达到100%,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国有博物馆安全档案建档率达到100%,确保今年不发生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