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敦煌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
2022-03-13 12:45:0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兰州3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 徐雪)甘肃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工程10日开工建设。位于大漠戈壁“深闺”中的悬泉置遗址长期人迹罕至,自2014年晋升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名声渐噪,持续吸引络绎不绝的游人一探究竟,但现存“普通戈壁地貌”呈现出的看点不足,令不少人颇感遗憾。

  据敦煌市文旅局10日介绍,当日开工建设的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工程,投资847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内部展示道路5公里和停车区、公共卫生间、观景平台等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

  位于敦煌市境内的悬泉置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代设立在丝绸之路上接通中原与西域诸国的众多驿站中的一个,因出土的汉简墨书“悬泉置”而为人们所知。约创建在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延续近400年。遗址由坞院、马厩、灰区及其附属建筑构成,分布面积2.25万平方米。

图为敦煌悬泉置遗址。 王斌银 摄

  作为汉代设于甘肃河西地区交通线上的一座规模较大的驿置,悬泉置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包括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家畜骨骼等7万余件,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有明确纪年的3万多枚简牍,是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保障的重要见证。

  “20世纪90年代初,官方在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出于更好地保护和现有技术的考量,对其进行了回填保存。”据敦煌官方介绍,该遗址对研究汉代驿置建筑规划、结构及邮驿制度提供了重要历史见证。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下一步,官方还将开建悬泉置遗址保护开发项目展示中心工程和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等,以期全方位大幅提升参观体验,解决游客实地参观悬泉置遗址会感觉“看点不足”,其间观赏性、体验感也和此前心理期待值有很大差距等“困惑”。(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