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朱诚如:“康乾盛世”时期西学为何能在清宫传播?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康乾盛世”时期西学为何能在清宫传播?
作者 朱诚如 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主持院务)
走过600多年历程的故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见证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
但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历史上故宫也曾开展丰富多样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这段中外互动史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康乾盛世”时期,西学得以在清宫传播,中西方科技文化在此交汇。从作为清初东西方科技交流产物的原始手摇计算机,到西方宫廷画师绘制的包括《乾隆皇帝大阅图》在内的纪实性作品,这些史料成为人们认识18世纪中国历史的实证,也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见证。
铜镀金盘式手摇计算机 作者供图“康乾盛世”国力强大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根基
康熙朝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中经雍正朝大刀阔斧改革,到乾隆朝到达顶峰。历经三朝,中国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稳定有效的治理,也沟通了边疆各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联系,奠定了版图基础。康雍乾时期稳定的大一统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新局面。全国耕地面积首次突破10亿亩;乾隆时期,户部银库所存白银常年保持在六七千万两,国库存银是全国每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倍半,这在中国财政史上是空前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全国人口突破3亿,不到50年人口翻了一倍,人口总数出现空前的高峰值。从某种角度讲,康雍乾时期奠定了中国今天的人口基数以及在整个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位置。
当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制造业国家。据清史专家戴逸先生的研究,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共有10个,其中中国就占了6个。城市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大量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出口欧洲和东南亚。18世纪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份额超过欧洲。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当时中国的制造业作出了大量贡献。
海上交通的开辟,使原本沿着不同轨道运行的东西方国家产生了文化交流。清初到乾隆时期,法国、葡萄牙、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等国派遣大批传教士和使团来华。
“丝路远帆”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