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重拾纸质书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于冉
发于2022.4.25总第1041期《中国新闻周刊》
电子书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有了电子书,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想了解的知识、讯息与思想,而且存放容易不占空间。相较之下,又笨又重的纸质书看起来就落伍了。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纸质书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广东的高中历史教师唐力新就几乎只读纸质书。“原因大概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我很喜欢翻旧书泛黄的纸张,或在拆新书的包装时,闻它散发出来的油墨的味道,这是我读电子书没有的感受。”他说。只有当纸质书没在身边,或者没办法买到纸质版的时候,唐力新才会看电子版。
考古爱好者周征马则称,他阅读短文章、小说的时候会用手机,但当阅读专著或严肃性内容的时候,会选择纸质书。周征马认为,电子书只适合读一些消遣类内容,而纸质书便于来回翻阅、前后对照,有助于思考,也便于做读书笔记。
“用手机阅读的时候,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一条社交媒体上的消息很可能就把我带跑,当我回过味来该读书的时候,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周征马认为,读纸质书让他更能保持注意力,也更能深刻地思考问题。
电子书和纸质书作为不同的载体,反映了不同文化。电子书往往代表着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而纸质书是厚重的、有底蕴的,拥有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阅读,只与阅读本身有关
如今,在街头巷尾,在广场上、公园里,如果有人捧着一本书在读,他就成为了风景,不少人会拿出手机拍下来。美国摄影师Steve McCurry就拍摄了一组阅读主题的照片。生于1950年的McCurry是一位著名摄影师,曾做过战地记者,拍摄过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黎巴嫩内战等场面,两度险些丧命。
“我的大多数照片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我寻找那些无戒备的时刻、他们显露出的灵魂,以及刻蚀在他们脸上的经历。我试图传达出那个人的感觉。”McCurry曾这样说道。
在这组作品中,被拍摄者身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印度、阿富汗、也门、科威特、中国、意大利、古巴……“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还是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都喜欢阅读,这是作为人类的我们的生活一部分。”McCurr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读书与环境无关。无论在上世纪90年代身处海湾战争的科威特,还是在美国纽约的华盛顿广场公园,都有人在入迷地读书;读书与时间无关,白天或黑夜,总有人拿着书在阅读;阅读与身份无关,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外卖小哥,健康人或残疾人,都能看到他们阅读的身影。
在豆瓣上,就有一个话题叫做“现实中让你感受最为深刻的阅读场景”。网友们分享他们拍到的照片:老人深夜坐在马路边看书,拾荒者站在地铁里,两臂上挂着三个装满废弃塑料瓶的大袋子,但两只手捧着书,卖水果的小贩坐在旁边的台阶上看书,老妇人跪在街边报刊阅读栏下抄写报纸内容……
回归传统阅读
在北京、上海这种超级大城市,通勤时间一小时以上是常见现象。在地铁里,几乎每个人都刷着手机,很少有人读书。零星有一两个读书者,总会让周围的人投来敬佩的目光。
相比之下,外国地铁里的读书群体更为庞大。知乎上,一位在英国留学的网友称,地铁信号不好,是外国人喜欢在路上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国内从一线城市到小乡村,网络信号都非常好,且移动互联网发达,支付、点外卖、购物、玩游戏、刷短视频都可以,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就不知不觉变多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014~2020年间研究了24个国家共34000人的手机使用情况,发现中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是沉迷手机前三的国家。该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在期刊《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上线上发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量为4.7本,人均电子阅读量为3.29本。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现,美国人平均每年读12本;英国皇家邮政公司在2019年发布报告称,英国人平均每年读10本。
今天,在互联网上获取书籍是更容易的事,且几乎没有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但是人们读书却更少了。作家伍里川曾在文章中称,以前没钱买书的时代,却是他读书最刻苦的时光。他曾只花两天时间,把从同学手里借来的《射雕英雄传》上中下三本看完,“书非借不能读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听书、书评节目涌现出来,人们认为这样“读书”更方便,但它不能代替阅读原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内容从别人口中转述,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就算主播没有进行二次创作,其语气、停顿也不会与自己读原著所理解的完全一样。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幅画,一个中间有孔的圆形从书中截取出来,画成光盘的模样,旁边配文:当书变成电视剧,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自由撰稿人李如一将读书类音频节目形容为“有损压缩”。
2019年,McCurry在社交媒体发布了出版公司的负责人Charles Scribner IV的一段话:“阅读是一种用别人的大脑思考的手段,它迫使你延伸自己的思维。”那些依然捧着书卷的人,在与伟大灵魂对话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唐力新、周征马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15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