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题:萱草花与康乃馨,国人如何表达母亲节?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萱草生堂阶,寸草三春晖。母爱是古今一贯的主题,中外通用的话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母亲节。
由于风俗不同、文化有异,各国母亲节并非同一天。例如,阿拉伯地区的母亲节是3月21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英国的母亲节是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葡萄牙的母亲节是12月8日,印度尼西亚的母亲节是12月22日。
目前传播最广的大概起源于美国的“母亲节”。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相关决议案。时任美国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百余年来,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也都沿用庆祝此时点。
资料图:一名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贺卡献给妈妈。中新社发 胡高雷 摄因着国际交流的际会,庆祝“母亲节”也成了当代中国的一项时尚。“母亲节”在中国虽非法定节日,但在民众中颇受认可。也有人受此“启发”,提议将孟母生孟子之日定位“中华母亲节”,即阴历四月初二。
其实,各国“母亲节”虽有时差,但“爱”的内涵却一致。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爱是女性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超越语言、民族、宗教。与此相应,母爱与爱母均是基本情感需求,全世界“妈妈”一词的发音高度相似即为明证,“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在中国,母爱又多一重涵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说爱是对母亲给予生命的本能应答,那孝则是对母亲给予护持与教养的伦理感念。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