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郑州5月20日电 题:“玩”墨斗30年,听乔崇宏讲述小墨斗里的大文化
作者 王宇
铜、铁、铝、石、瓷、牛角、木,各种材质应有尽有;云、鱼、马、猴、狮子、老虎、蟾蜍、貔貅、蝙蝠不同造型五花八门……走进乔崇宏位于河南郑州西郊的个人展室,千余个墨斗尽现眼前,俨然一个小型的“墨斗博物馆”。
墨斗,又称绳墨,是民间泥、石、瓦、木匠行业常用的弹线和吊直工具,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墨斗收藏属于冷门,因属民俗杂项,升值空间小,不受藏家关注,但50岁出头的乔崇宏偏偏爱上了这个冷门,且一“玩”就是三十年。
图为乔崇宏收藏的墨斗 王宇 摄2000余只墨斗承载匠人情怀
“墨斗的诞生,主要源自古人对定平和测直的需要。”乔崇宏介绍,30年来,他一共收藏的墨斗有2000余只,最长的35厘米,最小的仅4厘。时间最早的是宋代铜质墨斗,最晚的是现代塑料墨斗。他说,这些墨斗承载了他数十年的匠人情怀。
乔崇宏出生于木匠世家,母亲家族大部分人都是木工。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年龄尚小的乔崇宏经常跟随外公、舅舅入村串户,帮人打造家具。
“我当时跟着家人到处做木工,只对凿子、刨子锯印象深刻,对墨斗并没有太深印象。”直到有一天,乔崇宏在郑州市一处地摊上,突然发现了一个明末清初的云形墨斗,一下子唤醒了他童年记忆。
“那是一个镶有铜铆钉的榆木墨斗,造型奇特,雕刻精美,锈迹斑斑的铜铆钉非常有沧桑感。”乔崇宏说,墨斗一般都是匠人自己制作,墨斗如同名片,手艺好不好,一看墨斗就能知道个七八分。他当即就买下了这个墨斗,并从此踏上了墨斗收藏之路。
图为乔崇宏收藏的墨斗 王宇 摄小墨斗里蕴含着大文化
“当时决定收藏墨斗,就是玩玩,没想到这一玩就是三十年。”那么,让乔崇宏欲罢不能的墨斗到底有何魔力呢?
“小墨斗里有大文化,墨斗上面的图案就是一部民俗教科书。”他说,每只墨斗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或直接或间接地讲述着匠人的文化信仰、人生理想与生活追求,这也是他执着于墨斗收藏的意义所在。
从古至今,墨斗的形状多种多样,外观图案也不胜枚举。
在乔崇宏展室的陈列柜中,龙形墨斗比较多见。有整体雕刻而成,也有在几块板柄上雕刻组装而成。有呈回头状,有呈蜷卧状,有口含龙珠,有二龙戏珠,有浪花纹,也有卷叶纹……
乔崇宏介绍说,在中国民间,龙的形象蕴含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因此,民间匠人喜欢用龙形墨斗,意在祈求自己四处游走从业时,能够风调雨顺,驱邪避害,以保平安。
在乔崇宏收藏的墨斗中,有一只明代蟾蜍墨斗比较罕见。民俗资料记载,蟾蜍有长寿富贵、蟾宫折桂等寓意。特别是宋代之后,“刘海戏金蝉”的传说更让蟾蜍成为旺财的象征。
“我们平时常见的蟾蜍形象都是口衔铜钱,而这个是口衔墨斗,寓意‘财富入斗’。”乔崇宏说,他的收藏中,蟾蜍墨斗的数量非常少,因此也显得格外珍贵。
荀子在《劝学》中说:“木受绳则直”。乔崇宏以此解释,古人对墨斗赋予了更多的哲学思考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