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端午冷知识:别人祝我端午节快乐,我能答应不?
2022-06-08 09:5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客户端北京6月3日电(记者 上官云)端午节来临,“吃什么”“如何过节”都成了热门话题。记者在采访中解到,这个节日有着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的节俗传统,要佩香囊、采草药……除了粽子,也有其他美食。

  那么,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和习俗?

资料图:秭归端午特色美食五彩粽。 聂爽 摄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文化内涵相当丰厚。

  这个节日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在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初五”。《风土记》提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它还有啥名字?

  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端午节还有天中节、诗人节、浴兰节等诸多名称。

  其中,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提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资料图:挂艾草 。郑家裕 摄

  与纪念屈原有关系吗?

  在传说中,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有关。

  其实,端午节节俗有一个丰富发展的过程,大约在汉魏六朝时期出现“先贤纪念”的主题。当时端午节的人物纪念各地略有不同,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后世影响最大。

  也有学者提到,端午并不是一个祭祀性的节日。至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是先有传说故事还是先有节日,学界仍有争论。

资料图:俯瞰参赛龙舟竞波逐流。 郭旭 摄

  最初并非良辰吉日?

  最初,端午节可能并不是一个吉祥的节日。

  古代医疗条件较差,一到农历五月蚊蝇开始繁殖、百病滋生,人们无力应对,便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中的第五日就更是毒月中的毒日、恶日。

  那时很多人认为,就连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吉祥,应该扔掉。据说,东晋大将王镇恶因为生于端午,祖父才给他起名“镇恶”。此外,还有“五月盖房,令人头秃”等说法。

  能祝别人节日快乐吗?

  大概就是因为端午节最初并非良辰吉日,早先有种说法称,只能祝福别人“端午安康”,而不能说“节日快乐”。

  但民俗学者王娟认为,这种说法没什么依据,跟“恶日”也没什么关系,北方很多地方端午还是“小女儿节”。完全可以互祝快乐。

  粽子咋来的?

  粽子的历史相当悠久,古时又叫角黍,后来还出现了“蒸裹”、“白玉团”等名字。

资料图:遂昌长粽。 董易鑫 摄

  梁朝《续齐谐记》记载,五月五日楚人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屈原,后因避蛟龙窃食,在竹筒上塞楝叶,并缠彩丝。

  至于馅料,更是五花八门,有肉、板栗、红枣、赤豆等,有甜有咸。在宋朝,人们把果品也发展为粽子馅,十分可口。

  还有哪些美食?

  粽子自然是端午节的标配食品。此外,还有煮好的大蒜蛋、满口清香的打糕,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组成的“五黄”。

  最讲究的大概是高邮一带喜欢吃的“十二红”,指的是油爆虾、炒红苋菜、朱砂豆腐等,听起来就令人垂涎欲滴。

资料图:“五黄宴”是江南传统的端午习俗,由黄鱼、雄黄酒、黄鳝等组成,意在驱五毒。 钟升 摄

  有的地方要吃五毒饼。据说,这是一种酥皮点心,上头盖着红戳儿,有蝎子、蜘蛛等“五毒”的造型。

  为何要系五色线?

  “赛龙舟”是人们熟悉的端午习俗之一。此外,还有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打午时水、放纸鸢、佩香囊等等。

  例如,民间多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

  也有很多地方在端午节“采艾以为人”,即用艾草、菖蒲等物制作成人形“以禳毒气”,有祛病避邪、祈求平安的寓意。

  “避五毒”有啥讲究?

  所谓“五毒”,一般指的是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有些地方所指的“五毒”中也有蜈蚣,人们为了避开夏天五种毒虫的叮咬,想出了种种办法。

资料图:制作艾草香囊。 张畅 摄

  王娟说,比如在端午节时把“五毒”做成剪纸,贴在门窗、墙上,或者系在儿童手臂上;或者剪一个有“五毒”造型的葫芦,表示用葫芦“镇住”它们。

  也可以饮雄黄酒,据说饮用后可祛除毒气。

  古代端午有什么游戏?

  娱乐性是端午节的要素之一。在没手机没互联网的古代,人们一样欢乐过节。

  “斗草”的玩法有两种,一种互以草名对答,对不上为输;一种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

  此外,也可以射柳和打马球,有趣又能强身健体。宋明以后,端午节亲友之间除了馈赠粽子、香囊外,还以扇子为节礼。(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