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遗产  
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京挂牌
2020-12-08 16:54:4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中国网9月20日讯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文化带建设,经国家文物局同意,9月19日,北京市于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建立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北京长城保护工作,做好北京长城保护方式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力争在全国长城保护修复研究工作中形成示范效应。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怀柔区委区政府、北京建筑大学及长城沿线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等领导和相关专家出席活动。


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正式挂牌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1961年起有关重要点段被分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境内长城因历史上拱卫都城而布防严密,建造坚固,是中国长城的精华段落、杰出代表。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战略定位,全力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工作,加大对北京长城的保护修缮力度。自2000年至今,全市共开展长城保护工程近百项,财政资金投入约4.7亿元,涌现出了一批以箭扣长城为代表的示范性保护工程。其中,怀柔区箭扣段长城修缮工程成为国家文物局指导、推介的示范点,为全国砖石长城修缮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的成立正是对箭扣长城保护理念和实践经验方法的总结提升,也将对全国长城保护工作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推动效果。


挂牌仪式现场


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是我国长城沿线第一个挂牌的基地。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基地将秉持科学的长城保护理念,依托箭扣长城修缮工作基础,不断总结经验、实践探索,努力成为国内外长城维修保护经验的交流平台、保护成果的展示窗口,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长城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贡献力量。


“长城匠师”程永茂展示明代砖石质长城修缮技艺


作为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自2002年接手第一个响水湖段长城修复工程到箭扣二期修复工程竣工,程永茂先后参与指挥了黄花城、慕田峪、鹞子峪、河防口、青龙峡、箭扣等十多项长城抢险修复工程,累计抢险修复长城古城墙20000米,每周上长城至少1次,多至2、3次,被人誉为当代的“长城匠师”。2016起,程永茂作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完成了箭扣段长城一期、二期加固修缮工程,今年在施工的箭扣三期共计3326米,敌台19座。


程永茂(右一)现场展示明代砖石质长城修缮技艺


十余年来,程永茂带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长城修缮经验:总结了砖石长城修复技术;贯穿了最小干预、消除安全隐患宗旨;遵守了原本形制、原来做法、原有材料、原用工艺的“四原”原则;创建了“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的“五随”做法;保证了施工过程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观感效果;珍惜了每一块城砖从保护每一块砖做起;创建了修缮示范工程。通过对长城的修缮,程永茂对长城产生了深厚感情,能参与长城修缮是给予他的保护长城的机会,也是他为保护国宝长城应尽的一份责任。


《长城抢险》10月1日登陆BTV新闻


在长城保护工作中,文物人们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力地保护这条蜿蜒在北京六个区的“巨龙”。然而这些修缮工程大多隐在深山中,默默进行。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北京》倾力合作,首次把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搬到台前。10月1日至6日每天19时,大型纪录片《长城抢险》将登陆BTV新闻频道,揭秘万里长城的“幕后”,讲述当代文物工作者们和长城的故事。


2019年,已深耕文博界十余年的纪录片团队兵分十组,对本市启动的10个长城抢险项目进行了全跟踪式拍摄,采访多位文物保护修缮专家,聚焦北京长城抢险,用纪录片质朴的画面,记录下保护理念与保护技术的争议与研究、修缮材料运输的艰辛、传统技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的结合,展现山巅之上人与自然的角力和永不言败的工匠精神。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