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学思
江宁,寓意“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点、三面环抱江苏南京主城的江宁区,不仅沿袭了这一古老的地名,近年来更通过推进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让当地民众真正感受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安宁祥和。
远古时代,南京猿人在这里留下了最初的足迹;唐朝时期,牛头禅宗在这里创立;明朝初期,随着朱元璋一道“集天下工匠于江宁”的圣旨,工匠精神在这片土地扎根、延续……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坐拥方山、汤山、牛首山等11个国家级旅游景区,江宁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进程中,江宁不仅注重做强优势项目、释放品牌效益,更将关注点聚焦在拉动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上,交出了一份写满幸福感的“乡村答卷”。
江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金花村”变成了“百花园”。从2014年开始,江宁以香樟园、杏花村等5个村为试点,打造江宁“五朵金花”,重点通过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来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主要发展以乡土菜、土特产为特色的农家乐,很快,这5个村在“宁镇扬都市圈”打响了名气。随后,为了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从“吃”向“住”延伸,江宁区出台了补助到床位的专项扶持政策,全力发展民宿,打造了大塘金、马场山等12个精品民宿村,取得良好成效。
从2017年开始,江宁区又借力省市开展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计划,出台具有更强激励效应的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丰富业态、优化生态,打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田园乡村。随着思想理念的逐步统一、专业队伍的不断成熟、建设运营方式的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在江宁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对接游客需求,江宁对全区农村地区特别是封闭山村的交通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体优化,打造了130公里的乡村旅游风景道、建设了400公里的乡村林荫大道,这些风景道让一大批原来沉睡在深山里的村落,走上了全域旅游的快速通道。
从拉长产业链到打通道路,当地农民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的实惠,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目前,江宁区乡村旅游的效益规模已经达到120亿元,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超过1500万人次,农民创业户达1300多户。
江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严应骏在谈到探索全域旅游改革创新实践时说,发展全域旅游一要坚持幸福导向,只有让群众和游客的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才是全域旅游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坚持共建共享,注重城乡共建、产品共创、市场共治、主客共享、内外共赢;三要坚持“四力协同”,强化领导倾斜力、政策保障力、干部执行力和群众创造力。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