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直播平台,濮存昕、徐峥等活跃在舞台影视一线的演员将直接开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聊一聊表演的故事;“京剧男神”傅希如亲自现身慕课平台,生行的门道绘声绘色……记者获悉,上海戏剧学院将于3月2日正式开学,远程在线教学的方式,将覆盖全院系、全专业、全课程。“空中教室”灵活多样,一课一方案,确保日常教学不中断,标准不降低。
对平时训练课占九成以上的专业戏剧院校而言,转向网络授课,几乎是一次完全陌生的尝试。表演类教学的精髓,能否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技术工具,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传统艺术类学科面对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是否能做出回应与思考?戏剧学院如此大规模地进行网课探索,这是第一次。
“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也要努力走在前面。”令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既意外又感动的是,在学校正式下发网课通知之前,已经有很多基层教师主动转型,熟练掌握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做直播课件、反复打磨网课教案、开展多次“试课”……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教学创新的案例。
“起初还有些担忧,怕来不及准备。但没想到老师们都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了,这让我们对这次特殊时期的教学挑战信心十足。”黄昌勇说。
表演训练、日课、练功不落下,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不能“在现场”,没有“对手戏”,表演系也能开网课吗?
“表演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演的内容是感知对手和情景,远程教学给表演专业带来阻碍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这样告诉记者。
利用QQ、钉钉、微信等平台软件,表演系将基础课、片段课和大戏排练课都搬到了线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与指导,最大程度地保证形体素质训练、台词训练、角色理解和案头工作这些基础教学顺利展开。这些之外,表演系的课表是空的,交给学生自己安排。
“我们把时间还给他们,可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终于有时间想一想,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表演;他们终于有时间看看书,加强理论学习;他们终于有时间认真地做个生活家,感受生活的火热与生命的饱满,”何雁告诉记者,自2015年表演系综合改革以来,一直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的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日里注重日课与训练的舞蹈学院和戏曲学院,又怎样度过这段特殊的教学时光呢?
在戏曲表演教学中,有大量的示范是在课堂上呈现的。“文字+PPT+音频”的方式,不足以完全传达戏曲教学的精要,学生也容易散神。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教授赵群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线上教学的“死板”,让课程变得更加活泼有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中国戏曲程式》是赵群正在着手打造的一门网络精品课程,课程总长11小时,包括上百道弹幕式习题,让学生边看边练。疫情发生后,赵群开足马力加快项目进程,3月2日“开学日”正式推向上海戏剧学院网课平台“智慧树”。
赵群的先生是上海京剧院余派老生傅希如,外形俊朗,唱功又佳,拥有很多的粉丝。平时教学中学生们都希望见一见这位“京剧男神”,怎奈傅希如一直没有时间现身。这次因为疫情“宅”在家,赵群索性把这位流量也拉过来帮忙,在《中国戏曲程式》这门课中担任客串教师,专讲生行艺术。赵群还邀请了“男旦”牟元笛一起授课,“男性如何演女角,也是大家比较有兴趣的。这门课在走向慕课、超星平台后,将作为通识课普及大众,希望专业和非专业都能从中受益。”
除了线上精品课程,戏曲学院还组织网络“发声训练”等戏曲基本功的日课。多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配合,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效果。“戏曲教学向来讲究口传心授,转向线上教学,阻力更大、难度更高,我们得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泓说。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网课教案也把“思考力”提前了。由于舞蹈教学需要特定的物理空间,对地板、拉杆等有一定的要求,故而学院将课程顺序整体进行了调整,老师先把视频剧目发给学生自学,再进行线上的解惑与答疑,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整体感受力。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表示,理论先行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对于原先面对面的“技术投喂”,更能够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寻找知识盲点,获得进步。
补上文化课短板,建设长期虚拟课堂,非常时期也是学科建设“思考期”
“趁此机会补上训练课之外的技能与本领,发挥文化课的影响力,也是一次契机。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学和剧本,走进艺术理论,会使他们未来的发展更加全面综合。”黄昌勇告诉记者,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系在本学期的课程与考核中均已经加大了文化课的比重。
“不爱读书,缺乏思考,一直是我们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短板,”何雁说,这一次,表演系结合每个班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定制了书单,“表演,首先是一门技术,缺乏对这门技术高深的理解,怎么走向道?学表演的孩子尤其应该多读书。”
书单长长的一列,不仅有《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二十世纪戏剧大师表演方法系列丛书》《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表演专业书籍,还有《美的历程》《金枝》《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等人文社科读物。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也开展了“三读”活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