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告别会在广州举行 潮剧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2022-07-08 15:36:4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告别会在广州举行】

中新网广州7月8日电(记者程景伟)梨园失泰斗,杜鹃泣五娘。蜚声海内外的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告别会8日上午在广州举行,社会各界人士送别姚璇秋,一同缅怀这位精业笃行、艺精德劭的优秀文艺工作者。

 
7月2日7时05分,姚璇秋因病与世长辞。这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潮剧演员杰出代表,1935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53年加入潮剧团,从此将毕生交给潮剧事业。在其七十余载的艺术岁月中,她先后主演《扫窗会》《辞郎洲》《革命母亲李梨英》《井边会》《万山红》《江姐》《梅亭雪》《春草闯堂》等经典潮剧和第一代潮剧电影《荔镜记》《苏六娘》,以朴素自然、细腻到位的表演,委婉传情、圆润悦耳的唱腔,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为振兴潮剧艺术和弘扬岭南文化付出了毕生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多年来积极推动潮剧走向世界,多次赴柬埔寨、泰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她还为潮剧事业广育桃李、播扬芬芳,培养出一批青年新秀成为潮剧发展的中流砥柱,将潮剧艺术带入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为此,姚璇秋先后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立功证书”“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创新奖”等荣誉。
 
斯人已逝,雅范长存。“只要潮剧需要我,我随时都会站出来。”姚璇秋对潮剧事业的承诺犹在耳畔。她用自己的一生忠诚履行对潮剧的承诺,始终听从党的召唤,勇担使命、忘我奉献,用质朴精湛的表演谱写潮剧艺术的璀璨篇章,用满腔的热情播撒戏剧传承的星星火种,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德艺双馨的深刻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精神财富。
 
【潮剧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现的地方戏曲,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与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元明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之一。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潮剧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潮剧有什么特点】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
 
唱腔与音乐:潮剧声腔,明代称潮腔、潮调,清代以后叫潮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统称为潮剧。用潮州方言唱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小调融化而成。潮州方言语音具有八个声调,演唱出字行腔讲究“含、咬、吞、吐”,形成潮剧唱腔的地方风格。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设计,有的侧重于纵向继承,力求符合潮剧传统表演风格,有的倚重于横向借鉴,力求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服饰:潮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舞台服饰(戏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实行衣箱规制,由三、四十种特定造型的戏服和盔帽,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的变化,配套使用,适用于周秦两汉、唐、宋、元、明(清代另设)各个朝代、各种人物的服装穿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50年代末期,潮剧服饰大力进行改革在原来传统特色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地剧种的服饰,创制新的服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