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太湖水位创20年同期最低 太湖三白是哪三白
2022-08-15 15:46:3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太湖水位创20年同期最低】

8月14日,苏州气象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41℃,这已是苏州今年发布的第6个高温红色预警。最近,苏州太湖生态岛(金庭镇)遭遇6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太湖水位创下20年来的同期最低。不少池塘、河道均已干涸,山上茶树果树缺水严重,面临枯死。目前,当地政府正全力组织干部群众携手抗旱,茶农果农们不分昼夜打水上山、抗旱保树。

 
8月13日下午,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市区驱车50多公里来到吴中区太湖生态岛。在天王坞,记者看到原本被山谷围拢的一大片水库,如今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水面,水库大部分底泥已干涸龟裂,裸露在外。几个村民正开足马力,在用水泵抽水。
 
“从入梅到现在近2个月了,岛上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这样的干旱情况活了60多年还从没遇到过!家里种在山上的茶树枯死了好多。”来自金庭镇东河社区64岁的茶农张云莲指着山腰一片片树叶卷曲、干枯发红的碧螺春茶树,痛心地告诉记者。
 
下午4点,61岁的果农王建荣不畏室外骄阳似火,争分夺秒地奔波在小池塘和果园之间,忙着打水、蓄水,傍晚好给茶树果树浇灌。他家里种植了20亩茶树,200棵枇杷树、100棵杨梅、50棵橘子树,在持续高温无雨的炙烤下,已经有不少树叶干枯。
 
记者驱车沿着环岛公路行驶,放眼望去,夏天本应是绿意盎然的山头,不少地方有些呈现枯黄。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岛2万亩茶树、果树,约有三成面临干旱风险。
 
“进入8月出现连续38℃以上的高温,旱情不断加剧。”吴中区金庭镇水利水务站站长朱革荣告诉记者。今年太湖水位比同期降低了1米多。“今天水位只有3.06米,以往同期的水位一般是在3.8米—4.2米之间。目前已是20年以来的同期最低。”
 
【太湖三白是哪三白】
 
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原武进县)、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和无锡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
 
苏锡常三城的太湖三白做法都有所不同;白鱼、白虾、银鱼、由于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利用太湖三白所制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白。以太湖三白制作菜肴之方法,多为清蒸白灼等,强调保持食材的原味。
 
【太湖八鲜有些什么】
 
1、菱角:
 
相城小白菱,色白绿,皮薄肉嫩。生吃甜嫩,熟吃甜糯。每年四月播种,十月收获。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2、莲藕:
 
也称湖莲。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生藕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和止泻功效;熟藕性温味甘,具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功效。
 
3、白鱼:
 
又名“白鱼条”。细鳞细骨,体色银白,其肉质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而且阳澄湖白鱼少刺多肉,味道鲜美,除了营养价值高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
 
4、河鳗:
 
又名鳗鲡、鳗鱼。幼鳗春天自东海经长江入淡水湖中生长,以阳澄湖中鱼、虾、甲壳水生动物及昆虫等为食。成年鳗鲡肉细刺少、肥腴鲜嫩,阳澄湖畔素有“菜花鳗鲡”时令佳肴。鳗鲡肉质细嫩,味美,尤含有丰富的脂肪,肉和肝的维生素A的含量特别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
 
5、清水虾:
 
阳澄湖湖虾俗称“青虾”、“清水虾”,个大体壮,壳薄呈半透明,颜色青亮有光泽,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阳澄湖中丰茂的水草给青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5-7月间的抱卵虾更具有营养价值。清水虾还可以剥壳制虾仁,小虾亦可加工虾干。
 
6、清水桂鱼:
 
又名鳜鱼。桂鱼肉质细嫩,“松鼠桂鱼”更是苏帮菜中最为著名的一道名菜。
 
7、甲鱼:
 
学名鳖,为阳澄湖名特水产之一。鳖肉鲜美,特别是裙边肥而不腻,其汁夏天也会结冻,可与山珍海味媲美。500克左右的“童子甲鱼”食之甚佳。春天甲鱼肥壮,“菜花甲鱼”备受青睐。
 
8、大闸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一般来说,大闸蟹特指长江系的中华绒螯蟹。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美称。阳澄湖蟹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