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主题馆藏古籍文献展在合肥举行】
【解说】9月6日,“清心守廉洁,直道为奉公”廉洁文化包公主题馆藏古籍文献展在安徽省图书馆开展。
【解说】据了解,北宋名臣包拯是安徽合肥人,他忠孝清廉的形象传遍海内外,他的事迹千百年来留存于各类古籍之中,流传至今。
【同期】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高全红
这次展览分为5个板块,18个单元,从包公生平的原貌,在合肥读书成长的经历,清廉为官的实录,合肥包氏家族的风训,以及身后千年旌表的称颂,民间广为流传的戏曲图影等方面进行展示。我们这个展览展期一个月,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步观展。
【解说】据高全红介绍,安徽省图书馆馆藏中与包公廉洁文化主题相关的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古籍珍本、民国文献和新中国出版物等。其中不仅有《宋史》等正史方志,还有《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等民间传说,更有《包氏支谱》等合肥包氏家族的谱牒文献。
【同期】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高全红
我们馆藏中与包公廉洁文化主题相关的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古籍珍本、民国文献和新中国的出版物等等,对这些古籍进行整理编辑、开发利用、宣传推广,既是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更是当前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实际举措和积极创新。
【解说】家住安徽省图书馆附近的耿女士说,从小就听着包拯的故事长大,他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形象对自己影响很大,现在女儿上了一年级,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所以趁着午休的时间,带孩子来感受一下“廉洁文化”。
【同期】合肥市民耿宁
就想着带小朋友过来看一下,然后感受感受这种包公刚正不阿、廉洁清正的品德,然后让小朋友从小也树立起这种意识。
【解说】展览期间,除包公主题馆藏古籍文献展外,安徽省图书馆还开展了包公主题珍本古籍雕版等印刷体验活动,展播《包公的故事》系列动漫片,展示多种主题文创产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古籍文献与廉洁文化的完美结合。
【包公是哪里的人】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政治家之一。和他同时代的欧阳修说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他在生前就博得了很好的名声,连乡村里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尊称他为“包老”、“包公”。他死后,谥号“孝肃”,因为他担任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老百姓有叫他“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生于草茅,蚤从宦学”。所谓草茅,是在村里、乡下的意思,说明他并非世家贵族,社会地位不高。所谓“蚤从宦学”,是说自己早年曾经跟随父亲在外游学。包拯从小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受四处为官的父亲的影响,坚定了包拯走向仕途的信念,立志苦读,为大宋朝廷效劳。
【包拯的侄子包勉被铡了吗】
历史上包拯没有铡包勉。
包勉是电视剧《包青天》里的虚构角色,他是由邰智源饰演,剧中他是莱阳县的县令,也是开封府府尹包拯的侄子,他因涉嫌贪污贿赂,被三叔包拯给逮捕受审。
之后他被宣判流放到岭南十年,后来他被刑部改判了死刑,但在一无大师奔走下,最后,他的死罪被赦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