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北京大兴】
近日,在北京市大兴区的念坛公园、新凤河等地区,鸟类专家都拍摄到了黄胸鹀。“它属于小型鸣禽,体长14厘米左右,长相和麻雀类似,但是头顶、头侧、颏还有上喉都是黑色。”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专家钟震宇说,2017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2021年,我国更是将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除了黄胸鹀,还有不少珍稀鸟类现身大兴,崖沙燕在永定河繁殖,震旦鸦雀安家南海子,绣眼鸟在清源公园觅食……钟震宇表示,鸟儿们三五成群、逐水嬉戏的身影,是大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生动注脚。
除了南海子公园、念坛公园、清源公园,大兴区近年来还建设了长子营湿地公园、青云店杨各庄湿地公园、永兴河蓄滞洪区一期等总计523公顷的湿地公园。同时依托百万亩造林工程,持续扩展辖区内绿色空间,不但填补了生态林断带,更增强了生态景观的连通性、稳定性,打通了绿色连廊。
此外,大兴区在造林和建园的过程中,大量栽植食源、蜜源植物,保证小动物能有充足的口粮。通过建立生态岛、保育区,配置巢箱、鸟食台、饮水槽等一系列设施,为小动物打造更好的生存空间。
【黄胸鹀是什么鸟】
黄胸鹀(学名:Emberiza aureola):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14-15厘米,有2个亚种。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黄胸鹀有什么生活习性】
迁徙: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1]
习性: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7000只。白天在地上、也在草茎或灌木枝上活动和觅食,晚上栖于草丛中。性胆怯,见人即飞走。[1]
叫声:叫声低弱,似“ti-ti”或“di-di”。繁殖期间雄鸟站在幼树、灌木顶枝或草茎上高声鸣叫,鸣声多变而悦耳。[1]
食性:随季节而不同,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部分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草子、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主要有甲虫、蚂蚁、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螟蛾科等昆虫和昆虫幼虫。迁徙期间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麦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实与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