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2023漯河龙舟公开赛举行 双汇助力体育事业发展 赛龙舟的来历是什么?
2023-05-03 15:13:0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5月1至2日,由双汇赞助的2023漯河龙舟公开赛在漯河市沙澧河交汇处举行。本次赛事由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体育总会、漯河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置有200米直道赛和龙舟拔河,分7个组别14个项目,共有来自全省的88支代表队,1700多名龙舟健儿参与赛事。
  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随着发令声响,一艘艘龙舟冲出起点,乘风疾驰,队员们精神抖擞地喊着口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举桨、弯腰、划动,动作整齐划一。激烈的龙舟竞渡,让两岸的观众心情澎湃,加油呐喊声不绝于耳。
  “行似蛟龙出水,桨下浪花激扬”,精彩的龙舟赛事和龙狮表演、威亚表演、节目展演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视觉盛宴。
  活动第二天,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各组别获奖队伍相继诞生。5月2日下午的颁奖仪式上,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为获奖队伍颁奖。此外,本次大赛组委会还授予了双汇“2023漯河龙舟公开赛”突出贡献奖。
  同时,在活动期间,双汇还设置了产品体验区,双汇王中王、双汇“辣吗?辣”、“火炫风”刻花香肠、虎皮鸡爪、“轻咔能靓”等特色产品均在现场展出,供观众们品鉴。
  近年来,为加强群众文化体育交流,引导崇尚运动、崇尚健康、亲近自然的新风尚,龙舟公开赛、环沙澧河半程马拉松等项目在漯河应运而生。双汇是以漯河为起点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多年来,不仅大力支持家乡赛事,还在国内体育发展中积极注入双汇力量,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
  双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积极发扬龙舟精神,在属于自己的专业赛道不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双汇号”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拼搏奋进、勇往直前,驶入更加辽阔宽广的海域,展现中国品牌的昂扬斗志与竞技风采。
  赛龙舟的来历是什么?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
  功利型的龙舟竞渡,是指起始萌生阶段的龙舟竞渡,从时间上讲,大致在先秦。原始时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捞、渡水劳动,特别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争斗中,争相竞渡。
  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国人周处《风土赛龙舟老照片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三国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征在《志》中写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上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自此,端午竞渡这一民俗统一在"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
  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