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加强城市与艺术联结,华熙赵燕女士持续加码公共艺术传播
2023-05-23 11:25:2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艺术对于公众的作用是什么?后疫情时代,个体的情感体验与群体和社会的联接模糊而缺失,艺术以一种温存之姿唤醒人们,引导公众打开感官,去讨论和交流,寻求共振,让社会复苏。华熙集团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建立北京时代美术馆,初心也正是以此出发,保存、记录时代事件及其背后价值的载体,让艺术成为抚慰大众心灵的重要载体。十五年来,作为非盈利性的公益民营美术馆,时代美术馆积极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文化公共事业的实践,把艺术融入生活,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今年,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在成都、重庆和北京的华熙LIVE,开启三地共构的公共艺术项目“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艺术季”,邀请了艺术家李赢、刘亚洲、宋三土、颜石林、杨茂源、周力,将6位艺术家的11件大型艺术作品植入相应的场域空间之中。艺术的介入使得有限的日常公共空间得以发散与外延,让公众在熟悉中感受平衡感、崇高感、幽默感、物质感、空间感等等这些被隐溺和忽视的感知体验,激发人们在共域中的共情与共感。

 

 

作为 “感官共域”项目的发起人、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时代美术馆的创始人与馆长赵燕,在被问及时代美术馆多年来参与公共性艺术的历程时,她表示,艺术是能够在公共场所中与人形成联接的中介,艺术是超越语言的,也超越文化差异、身份差异,它是平等开放的。赵燕女士创办时代美术馆,就是为了保存、记录时代事件及其背后价值的载体,也是希望能把对艺术、生活的热爱转换成一种公共文化价值。

 

 

过往大多数人在美术馆、博物馆或者一些艺术家工作室、私人藏家的客厅中观看那些作品,始终处在一种半公开半私密的状态之中,导致这些作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传播十分有限。而如果像时代美术馆这样将艺术放在日均人流量五六万,周末人流量达到十多万人次的公共场所中,艺术作品的价值会因为这种完全迥异于“白盒子”的传播方式而被大大地拓展。

 

 

在赵燕女士的观念中,文化事业不是嘴上说说的事,它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需要企业主动站出来承担社会责任。不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华熙集团选择以这种双赢的方式帮助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一方面,北京时代美术馆参与公共艺术时,也参与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也对华熙集团的企业文化的传统以及价值观的传递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展示作用。

未来,赵燕女士还会继续实施公共艺术项目,加强文化艺术社区的建设,包括展开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将公共性更好的体现在时代美术馆中。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