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第四次集中研讨会在江山市虎山小学举行。活动主题为“指向工程启蒙教育的课堂”。
据悉,“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于2023年1月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教育厅教研室管光海博士带领浙江省三个区和十多所学校开展工程启蒙教育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技术与工程素养,培育创新人才,构建浙江省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体系,促进学校工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01
课堂展示
Dec.
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光与建筑》
课题组成员以视频形式进行观摩学习
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以“体育馆照明中能源损耗严重”为驱动问题,让学生担任“亲亲工程师”,交付模型和计划书,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损耗,并使活动区域符合照明标准。首先各组根据自己原有方案进行了个性科学实验,实验结论将成为方案设计与迭代的重要依据,使工程设计方案更具有科学性。最后各小组用循环问诊、内部分析、筛选决策等流程打破固有思路,不断迭代设计方案,做到了基于工程实践的创新设计。
Dec.
杭州文新小学《劳动工具的改进》
课题组成员以视频形式进行观摩学习
杭州市文新小学《劳动工具的改进设计》项目以“工程笔记”为载体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可测化。工程笔记经过反复推敲,由学生基于工程思维进行设计和编写。学生在使用时,首先是认识工程设计的流程,跟着流程,围绕教室里的劳动工具的改进的驱动性问题,经历了体验、拆解来明确问题。再由学生组织调研,产生和收集好的想法,了解劳动工具的设计标准和约束条件,在以上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优化,实现系统思维的提升,进行创造性劳动。
Dec.
江山市虎山小学《摘柚工具的创新设计》
江山市虎山小学立足学生劳动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实践问题中的综合劳动能力。学生在劳动活动中发现摘柚工具效率低、不安全等实际问题,提出设计一款创新性劳动工具。任务明确后,学生开始创新设计摘柚工具,通过“头脑风暴”“头脑写作”“绘制设计图”“画廊漫步”和“综合性评价”等学习支架,在劳动教育中体验工程设计。摘柚工具的创新设计从批判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劳动创造力,通过创新设计,迭代优化,创造出性能更优、效率更高的劳动工具。
02
工作坊探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活动前,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一个课堂观察点,分成三个小组观察三节展示课,关注教师教的方法和效果,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收集证据,更好地改进指向工程素养培育的课堂教与学。
第一组:创造力《光与建筑》
第一组以鱼骨图形式从创新设计、协同合作、整合筹划和可视化表达四个方面来梳理教师教的方法和效果,深入分析《光与建筑》这一创造性工程的实施过程。组员通过一张张便签纸剖析教师通过哪些策略和指导推进学生的工程思维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评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第二组:工程笔记《劳动工具改进》
第二组从观察目标系统思维、工程笔记设计和工程笔记的使用三方面来梳理对工程笔记这节课的思考。组员认为,此节课中系统思维表现特征有目标导向、综合性思考、长远性思考和动态性思考等,从碎片化的记录表转向整合性工程笔记设计与实施,聚焦工程设计的思维表现特征,让学生经历了更为完整的工程项目实践。
创造性劳动《摘柚工具的创新设计》
第三组聚焦创造性劳动,从教师支持、学生表现和反思对《摘柚工具的创新设计》进行梳理和剖析。组员认为,教师为学生提供头脑写作、评价标准、画廊漫步(鼓励式评价)等学习支架,学生表现经历了思维发散——思维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同时,此课还注重学生劳动素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真实性劳动中来到真实性劳动中去,引导学生领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More
专家点评
管光海博士对三堂展示课作了总结,认为三节课都很好地指向工程素养的培育。
01
杭州市绿城育华亲亲学校《光与建筑》项目围绕“如何实现多方案、创造性解决真实问题”展开研究与实践。第一阶段,结合科学原理生发出多个个性实验。学生从“光在不同材质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切入,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论为多样性的设计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阶段,通过循环问诊、小组会议、筛选分析等策略支持,将原有方案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地优化迭代,实现了基于工程实践的多方案、创新性设计。
杭州文新小学《劳动工具的改进》通过工程实践探索,完善工程启蒙教育中的“工程笔记”设计样态。工程笔记如何使用需要有提炼点,教师还需考虑和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及发生反馈。工程笔记需要有一个侧重点,要设计一个工程模板,而这节课通过各种资源去支持和指导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重难点,有效推进学生的工程实践。
02
03
江山市虎山小学《摘柚工具的创新设计》首先在劳动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堂的劳动目标指向性很好,指向劳动效率、劳动的品质和劳动的安全。其次,解决方案是多元的,是基于真实劳动情景中的多方案。本课中的问题和劳动情景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对“情景探索”也有一定体现。最后基于真实劳动体验,再引导学生对工具设计进行迭代优化。
专家引领,工作坊探讨研究,帮助课题组成员明确了的研究方向,也促进了江山工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劳动教育中嵌入工程启蒙教育,融入技术与工程教育中的创意、设计、实践、产品等要素,丰富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在普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同时,也深化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