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第五届“历下论学”博士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4-04-22 11:49:4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2024年4月20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第五届“历下论学”博士生论坛在知新楼A1916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主题为“农书书写与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教授参加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任增强副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副教授出席点评。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张清美和杨培元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的12位青年学者及博硕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加华教授首先就因工作原因不能现场参加本次论坛表示歉意,并向参与本次论坛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与感谢。紧接着王加华教授介绍了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指出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儒学高等研究院采取了诸多举措,“历下论学”论坛就是其中之一,论坛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与互鉴的平台。王加华教授预祝本次论坛顺利举办,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新的学术共同体的建立。
 
  论坛设置两场专题研讨,分别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杨培元、张清美主持。
 
  第一场专题研讨为“农书书写与知识传承”。清华大学博士生王晨指出,《吕氏春秋》的《上农》等四篇是一组有着内在联系却在结构上难言完善的农业类文献,其与秦国国情有相符也有不相符的现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错位。山东大学博士后解树明考证后认为,经元朝人程棨题诗的《耕织图》创作于南宋,极有可能是南宋画坛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或者为南宋画院画师依据刘松年本摹绘而成。南开大学博士生黄炜炬指出,中国古代将“卢橘”指代他物的做法,与早熟月令模式影响下的植物认知观念相契合,成为阻碍传统植物学发展的关键桎梏。山东大学硕士生王怡琦认为,《豳风广义》耕织图诞生于实学思想盛行、关中农道不全、秦民恒苦无衣、图像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是清代士人杨屾为在关中教化劝农而创绘的农事图像。山东大学硕士生戴綦宏对今藏于台湾的邓邦述旧藏明钞南宋本《齐民要术》做了细致的文献研究,指出这有助于推动《要术》版本和相关农学问题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生张清美以知识史转向的视野对元代农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重新讨论,指出礼制与教化是笼罩在元代农书之上最重要的文化背景。任增强副教授对六位同学的论文予以点评,并就论文中一些问题,如《吕氏春秋》中其他篇章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文本生成模式,耕织图研究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如美术史的知识,名物注解需要考虑不同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等提出建议。
 
  第二场专题研讨为“农业文化与农耕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崔健健以清代官方与民间的仓神崇拜为研究对象,指出二者存在相近的出发点和结合点,即符合各自阶层利益的祈福思想和重粮观念。河南大学博士生关勇指出,两宋时期的气候气象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山东大学博士生陈祥认为,明代后期农学家应对纷繁复杂社会危局下其真正目的是主张实学实用、稳定社会秩序、倡导开放包容,在入世与避世之间救亡图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陈苹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先民对大麻药物的炮制、配伍禁忌、药方组成以及用量控制,探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平利用大麻的智慧。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贾茹发现有明一代,亳州成为明王朝中央级别的牡丹种植中心,这并非政治诉求,也并非市场经济的结果,而是由亳州士人合力打造的区域文化盛宴。山东大学博士生杨培元通过考察清代蚕桑书序跋发现,对“男耕女织”模式的推崇成为了儒家知识分子构建技术—道德—社会理想秩序图景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韩朝建副教授对六位同学的论文予以点评,并就论文中一些问题,如研究仓神崇拜需要结合竹枝词等民间材料,对于气候变化概念的界定需要进一步明晰,对于明代农学思想的研究有很多前人的成果可以吸收与借鉴等提出建议。
 
  在最后讨论环节,发言人对评议老师提出的意见予以回应,与会同学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只关注精英农学家的作品,农学材料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对民间档案、谚语、民俗志等新材料的发掘能够促进研究视野的开扩与创新。本次论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