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的这句诗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时的情形,而在红军的长征路上,有这么一场战争十分有名,那就是四渡赤水。
赤水,这座坐落于云南、四川、贵州的一座小城,本是籍籍无名的一座小城市,却因为毛主席带领的一场伟大战役而在军事历史上显著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真真假假、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这些变化莫测的军事策略竟然在一场战争中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毛主席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在毛主席的绝对领导下,数量不足三万人的红军队伍将国民党的四十万大军玩弄得团团转,并成功杀出包围圈,借道赤水继续长征路程,可以说是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毛主席内心也十分自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后来在与一个外国将军的交流中,当那名将军夸赞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足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场战役相媲美时,毛主席却摇了摇头,不无得意地说了句:“四渡赤水才是我真正的得意之作。”
那么,这场战役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让毛主席将其称作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呢?又是凭借着怎样的军事战略思想,四渡赤水足以被纳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这些都要从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分歧说起。
一、遵义会议——毛主席正式发声
其实早在1934年12月,红军便由太平经过赤水小镇一次,1935年1月,红军二次经过赤水改道遵义,在那里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这个会议就是遵义会议。
之所以召开这次会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大批红军战士为此丧命,从苏区开始前进的八万红军战士此刻竟剩下不到三万人了。这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共产党内部许多人也对这个结果表示了强烈不满,认为党内领导方向存在严重问题。
自此,毛主席终于确定了自己在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而他正式发声的第一次军事指挥就是有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毛主席十分不认同李德等人固执己见的做法,他认为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突破国民党的包围圈,转向国民党力量最弱的贵州才有一线生机。党内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毛主席的这一提议,但李德等人仍不同意毛主席的意见,双方就此僵持不下。
在此后的连续几天的激烈争辩中,李德等人少不敌多,加上之前的错误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最终,会议采纳了毛主席的意见,改变红军行进方向,部队指挥权交到毛主席手中。
而此时交到毛主席手中的红军队伍,是一支有效战力连三万都不到的军队,队伍里大部分是老弱病残,许多重武器都在逃亡路上被迫抛弃。
自此,毛主席终于确定了自己在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而他正式发声的第一次军事指挥就是有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毛主席为什么要选择渡赤水来作为突破口呢?其实一开始,毛主席并没有直接选择将赤水作为突破口,毛主席原本的计划是想通过泸州和宜宾中间的江偷渡出去,和红四方面军汇合,然后寻求新的路线。
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红军快速拔军行动,准备按原计划突围,但也是这时,四川方面的本地军阀听说了这件事。红军要打进四川了?这还得了,谁不知道,红军后面紧跟着国民党的军队,如果让这两个军队在四川打起来,那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因此,一众川军立即行动起来,在红军从遵义到长江的必经之路赤水驻扎好了,准备给红军迎头痛击。这便是红军一渡赤水的起因,并不是红军方面主动选择的地点,而是在实际情况下被迫打了一场遭遇战。
于是,当红军辛辛苦苦跑到赤水河时,却发现了严阵以待的川军。当时的毛主席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在赤水河附近相遇了,那便痛痛快快打仗。在当时的红军看来川军应当是好攻打的,结果当双方打了波遭遇战后,红军发现川军颇有血性,死战不退。
因此,红军不仅没能攻下城池,还被川军从后面包围了。
这下倒好,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还没有突破,又来个小包围圈。毛主席看着眼前的情况沉思良久,大手一挥,决定继续打,既然川军打不动,我们就从赤水河突围,返回遵义。至此,渡过赤水河突破包围圈的战略目标才被彻底确定下来。
二、预判虚实——杀敌人一个回马枪
毛主席将四渡赤水视为自己一生的得意之作,有很多人将这里的四渡赤水理解为四次渡过赤水河,实际上,毛主席四渡赤水的战略中,前两次都是被动转移,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可以看作是红军的苟延残喘。
特别是第一次渡赤水河,土城之战的失利更是主席掌权后的第一次指挥失利,很难成为主席心中的得意之作。
实际上,主席心中所认为的得意之作应当是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正是这一次渡河的巧妙安排和之前第三次的渡河行为联合在一起,成功骗过了蒋介石,突破了国民党整整三十万大军的包围圈。
在第一次渡赤水河失败以后,毛主席在党内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这次错误,反思自己在这次作战中低估了川军的实力,对相关情报了解的不够透彻,因此,这次的作战失误主要责任在自己身上。
此时的红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和川军的激烈对战,蒋介石方面已经听到了红军的异动,加大了对长江两岸的封锁,原先的计划可以说是彻底无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仔细判断了国民党军队此刻军力的主要集中处,推过推算,毛主席判断出国民党此刻主要军力集中在贵州南部和四川的交界处,此时的贵州北部正是兵力空虚之际。
事不宜迟,判断出此时是最佳时机的毛主席连忙下令让红军杀回黔北,“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二渡赤水,杀他个回马枪,重新回到贵州境内,让敌军摸不清我们的套路,然后再择机跳出包围圈。”
这便是毛主席的二渡赤水策略,一心琢磨国民党的兵力空虚之处,然后杀敌方一个回马枪,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军事策略。有人或许疑惑,毛主席此时为什么只关心国民党军队,而不关心先前打过遭遇战的川军和一旁虎视眈眈的滇军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尽管这两支军队和红军方面有过摩擦,但这都是建立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础上的,只要双方没有产生根本的利益矛盾,很难下死手。
但国民党不同,国民党一向对共产党是不留半分余地,一旦相遇,那便是你死我活,更何况,为了围剿红军的这股部队,蒋介石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因此,蒋介石此战必要将共产党一网打尽。
毛主席深知蒋介石的心狠手辣,因此,这次与多个部队在四川贵州等地周旋时,毛主席首要考虑的就是国民党队伍,只要能真正避开国民党部队主力,那么冲出包围圈就大有可能。
在第二次渡过赤水时,毛主席便贯彻了这个思想,准确预判敌方虚实,打了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这场战役也成为了红军长征以来的首个胜利战役,蒋介石为此大发雷霆,大骂手下人都是废物,竟然让共产党这种野路子打赢了。
在二渡赤水中,红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补充,党内计划的贵州四川根据地也有了雏形,不少党内人士认为这样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但是毛主席并没有满足于这场小小的胜利,面对国民党在身后穷追不舍的情形,他开始主动设置诱饵准备钓大鱼了。
三、化危为机——最高明的骗术
在第二次渡赤水后,国民党方面吃了大亏,不肯轻易主动出击,只是穷追不舍。面对这样的情形,党内许多人士都感觉头疼,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建立根据地的,想要突击又难以摆脱国军。
面对这样的情况,毛主席却难得笑了,他命令部队主动出击,迂回作战,和国军打运动战,以消耗他的军力,保存我军实力。
这个计划惊讶了党内的许多人士,许多人表示难以理解,我方军队已经元气大伤,又怎么能耗得过对方,更何况现在敌方军队根本不接招。面对这样的质疑,毛主席笑了笑解释说,如果我们一味躲避逃窜就永远打不破别人的包围圈,唯有主动出击方能赢得一线生机。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红军开始和敌人打起了游击战,奈何蒋介石亲自坐镇的国军不再轻易上钩。面对这样的情况,毛主席想着既然要钓大鱼那就要舍得下诱饵,命令军队强打鲁班场,从国军武力装备强的地方突破,三渡赤水河,给国民党造成了红军执意北上的假象。
果然,这一次国民党上钩了。红军在茅台镇三渡赤水河的义无反顾和后来转向叙永前进,让蒋介石错误地判断了局势,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迫不及待的命令军队迅速向北向西出发,全力围剿红军。
但其实,这一切都是红军抛出的一个烟雾弹,摆出强行过江姿态的只是少部分红军将士,更多的人还蹲在深山老林里等待时机。这时就要提到赤水河附近的两岸地势了。
赤水河附近多山,地势复杂,中间河流蜿蜒经过,这使得国民党军队难以探测附近的具体情报,只能通过赤水河来判断红军的进攻形势和兵力多少,这才能让红军成功抛出诱饵。
而赤水河附近的多山地势更让红军的潜藏更加隐蔽,即使国民党赶到了赤水河附近,在重峦叠嶂的大山中,国军也很难发现红军踪迹,两方军队擦着一座山头经过并不稀奇。
因此,当国民党军队全力奔赴赤水河和长江附近时,红军却在这条夹缝里找到了那唯一的一线生机。很快,红军赶到了太平渡,这个红军二渡赤水的地方再次发起了第四次渡赤水河,向东返回黔北,梅开二度,再次杀了老蒋一个回马枪。
只是这一次的红军不再是被迫选择了攻打黔北,而是诱导国军一点点打开通道,主动杀往贵州,随后更是一路突击兵临贵阳,此时的蒋介石坐在贵阳城中,汗如雨下。
为了能够威慑蒋介石,毛主席还在攻打的路途中一路边打边喊:“毛主席马上率兵攻打贵阳,要活捉蒋介石!”当这些传言传到蒋介石耳中时,蒋介石害怕了,他火速下令让驻扎在云南东北部的滇军率兵前来支援。
但这不过是红军的又一次虚晃一枪罢了,这出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策略终于来到了故事的最高潮。当孙渡率领滇军前来保护蒋介石安全时,蒋介石这才发现之前声势浩大的红军竟然已经离开了,后知后觉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是中了毛主席的诡计,再度上当了!
蒋介石气到难得端不住自己虚伪的君子风度,破口大骂毛泽东是个玩弄人心的小贼,这是自己一生用兵的奇耻大辱。而此时的红军队伍早已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如入无人之地轻松攻入云南,摆脱了身后的四十万大军,可谓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这便是毛主席一生最为得意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里,无论是兵力还是对地形的了解程度,我方都远远弱于敌方,几次反复的游击作战更是和敌人擦肩而过,让人不由得感慨一句惊险。
但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和坚定无畏,才使得我军创造了以3万胜过40万的以少胜多传奇。
兵者,诡道也。毛主席正是因为将兵法中的理论发挥到极致才创造了军事上的一次奇迹,反复无常、神秘莫测的作战风格让他将国民党军队玩弄于股掌之中,而这也是伟人的天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