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拓跋焘灭佛是什么事件?拓跋焘灭佛对国家有哪些好处
2021-08-07 19:42:1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刘宋元嘉二十三年),当拓跋焘率军平定盖吴之乱时,发生了一件颇为出人意料的事,这件事本身可能没什么,但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拓跋焘来到长安后,进入一座佛教寺院,院中的和尚们十分殷勤,安排拓跋焘的侍从将官们喝酒。但当拓跋焘的侍从将官们来到和尚居住的房里时,吓了他们一跳,他们竟然发现那里有许多兵器,这可不是小事,他们赶忙出来将情报告诉了拓跋焘。
 
拓跋焘本就是个暴脾气,听到这一情况勃然大怒,坚决认定这不是和尚应该使用的东西,他们一定是同盖吴相通,是想图谋作乱。于是,拓跋焘下令将全寺院的和尚都杀了。但这还没完,在查封寺院的财产时,又发现酿酒的工具及州郡牧守、富人们所寄藏在这里数以万计的东西,又发现和尚挖的地下密室用来藏匿妇女。
 
其实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也不算特例,当时北魏境内寺庙众多,并且这些人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拓跋焘则是志在统一的君王,所以在他的理念中全民皆兵是最好的方案,但这些寺庙特权的存在不符合拓跋焘的理念,外加兵荒马乱,没有多余的钱养僧侣,以及僧侣的资产也很多,拓跋焘对这种现状很不满意,所以拓跋焘早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刘宋元嘉十五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但截至此时,拓跋焘虽对佛教不满,却也没动杀心。
 
真正让拓跋焘对佛教下狠心的还是崔浩。崔浩除了博学多才,也是个虔诚的道教徒,尤其是在结识了寇谦之后。寇谦之,字辅真,新天师道的领袖,冯翊太守寇修之的儿子。出生于长安的寇谦之,师从成公兴修道于嵩山。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得到老子玄孙李普文传授的《录图真经》。
 
对道教来说寇谦之是个改革者,在此之前道教背景的起义时屡见不鲜的,于是寇谦之猛烈抨击五斗米道旧道法,认为五斗米道在三张之后组织混乱,祭酒道官私传教职,招收不良弟子,任意榨取道民的钱财,又妄传张陵房中术,有损道教形象。针对这些弊病,寇谦之宣布将三张旧道法,特别是祭酒世袭制、租米钱税制及男女合气之术尽皆断禁,提出以封建“礼度”为主要内容、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宣传儒家的“佐国扶民”思想。
 
经过寇谦之改革的道教自然是十分符合君王统治的。尽管在朝野信奉者很少,但在崔浩的劝谏下,拓跋焘也开始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拓跋焘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并把年号改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回到长安寺院这件事,崔浩开始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崔浩向来就不喜欢佛教,经常向拓跋焘进言,认为佛教虚幻荒诞,在世上浪费财物损害百姓,应该全部灭掉。如果此前拓跋焘还不觉得事态有这么严重,但经过这次亲眼所见,让拓跋焘思想产生了变化。崔浩再次劝说拓跋焘将世上的和尚全都斩尽杀绝,并毁掉各种佛经佛像,这一次拓跋焘接受了他的建议。
 
颇为令人意外的是,寇谦之对此事是持反对意见的,并极力劝阻崔浩,但崔浩坚决不听。拓跋焘和崔浩首先杀了长安的和尚,然后焚毁佛经,摧毁佛像。这还不止,拓跋焘还下诏给留守的太子拓跋晃,让他通令全国,按长安诛杀和尚的办法去做。拓跋焘的诏书十分严厉,命令在外地征战或驻守的将领、刺史,凡有佛像和佛经等等的东西都必须摧毁焚烧,和尚不管年纪大小都要活埋。
 
这让太子拓跋晃犯难了,因为他平素就喜欢佛法。于是他多次尝试劝谏拓跋焘,但拓跋焘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藏了起来,幸免于难,同时把佛经佛像收藏起来。但佛塔、寺庙这些建筑却难以保全,最终也无一幸免。
 
虽然拓跋焘通过灭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佛教过度发展给国家带来之不利,并获取一定的钱财补充国库。但佛教真的因此在北魏国内消失了吗?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