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因中离间计而死的人不计其数,离间计制造了许多被错杀的血案冤案。
要说历史上最大、最成功、最有名的一次间谍工作,非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莫属。
秦赵交战,廉颇吃了几次败仗,就坚守不出。按照廉颇的分析,现在秦国兵锋正盛,与之交战难以获胜。然而秦国却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秦国几乎堵上国本长途远征,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而粮食运输困难。坚守不出,可以消磨秦军锐气,同时也能迫使秦国粮草补给困难,时间一长,秦国肯定经不住消耗的。求战不得,很可能就会退兵。这个时候,赵国倾巢出击,必能一举打败秦军。
这也是秦国最担心的事情,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是不利,这可是一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必须得想办法让赵军出战。在秦国君臣的策划下,一场间谍活动迅速展开。
不作死就不会死,赵王不懂得先胜后战的道理,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怯战、是不作为,必须要有作为自己才能心安。这是战略焦虑症,要作为必然要付出代价,尤其敌人实力强大,斗志高昂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损失和风险难以想象。
实际上不出手不等于不作为,而是积累自己,等待时机。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赵国面临的这种情况,等待的重要是不言而喻。但是赵王认识不到这点,他太想战胜秦国了,太想成为超越赵武灵王的君主了,患了急性病。
因此赵王轻易地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临阵易将,由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造成了40万人被坑杀的悲剧。
赵王为什么会上当中计,一方面他对廉颇打败仗后坚守不出已非常不满,正愁找不到好的理由换掉他。二来他太想通过这场战争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秦国的间谍工作正好利用了赵王求胜心切的心理,加深赵王的猜疑,帮了他这个忙,并且连替换的人选都帮他想好了,可谓是体贴入微。
若赵王不那么求胜心切,不那么想要有为,耐心等待廉颇加强士兵训练积累自己,让自己不可战胜。一旦胜机出现,就能抓住机会,一战而定,那可能历史就要改写了。只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楚汉相争,项羽中陈平的离间计,导致范增出走,最终兵败乌江自刎,死无全尸。我们之所以容易中离间计,还是因为熟悉的人,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所致。
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没有恩就没有怨,有多大的恩,就有多大的怨。想要多大的回报,就要承担多大的损失。
我们和敌人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利益之争,打打谈谈,谈不好继续打,打不下去了坐下来好好谈谈。亲人朋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夹杂着爱恨情仇。敌我利益关系也是最简单的关系。而且与敌人是竞争关系,是社会的竞争机制。
团队内部成员间也有竞争关系,因为组织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和分配机制。离间计其实就是外部竞争者,打破竞争边界,参与到敌人的内部竞争中去的一种活动,目的是破坏敌人的内部竞争关系,从中得利。
现实中的很多夫妻关系,容易因为第三者的一些离间活动,关系很好的夫妻开始争吵,开始猜疑,最后关系破裂。
如何才能不中离间计?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要想不中离间计,还是需要领导的智慧、胸怀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