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人民大会堂原来叫什么名字?是谁改成的人民大会堂
2021-08-18 11:17:07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啥时候有建人民大会堂的想法。

 
咋说呢?其实建设一座像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大礼堂,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有这个想法了。
 
这还是1945年的事。当时日本人已经快要撑不住了,离着无条件投降也没几个月了。这个点上,咱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开会的礼堂就设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咋说呢?在历史上咱一说中央大礼堂,往往指的就是杨家岭大礼堂。
 
这个礼堂特别的漂亮,您都不知道,当时咱是在没有钢材和水泥的情况下建成的,整个礼堂是一个大跨度拱形结构,里面连一根柱子都没有一览无余,坐进去一千个人松松的。
 
说真格的,有去延安旅游的小伙伴,中央大礼堂这个地方,您绝对不能错过,一定要过去瞅瞅。
 
不过,如今您看到的这个中央大礼堂,其实是在解放战争中,延安光复之后咱照着原来的样子修复的。至于原来的中央大礼堂,其实在1947年三月份的时候,被胡宗南的部队给破坏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嗨!这说得有点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接着聊。
 
当时咱在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有七百五十五人参会,年龄最大的快七十了,最小的也才二十,代表们齐聚一堂,商量国家大事。
 
咋说呢?当时看着开会的几百个代表,毛主席就说过:
 
将来革命胜利,一定要建设一座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让党的领导人能够和群众一起共商国家大事!
 
这个想法毛主席一直都记得,这不,转脸到了1949年,咱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又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毛主席为了这事,还专门地询问了一下咱建筑工程部的部长。大概意思就是问,依据咱自己现有的能力,这个万人大礼堂能不能盖起来。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建筑有钢筋水泥不就可以了吗?”
 
建筑,您还得看什么建筑?人民大会堂这个建筑,大家伙在电视上又不是没有见过,那么大的一个礼堂,坐多少人?
 
这中间没有一根柱子,咋建立起来?你光建起来还不成,这得防震等等一系列的措施,至少在安全上要有保障。
 
还有讲话的时候,您不能光装一个喇叭,说话就能完事的。您要知道那么多人开会,讲话人说话通过喇叭放出去,您要保证参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回音的。
 
还有那超大个的玻璃,咱当时能不能造得出来?
 
一说玻璃,您别龇牙,啥东西一变大了都是不好弄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咱手头上还有好多事要做的,所以建设人民大会堂的事,只能往后搁上一搁。
 
等到时间进入到1956年的时候,咱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于是建设一个万人大礼堂的想法就重新被提了出来。
 
毕竟全国人民的代表都要聚集到一块,一起听党中央的声音,一块讨论国家大事,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么这个事,一直到了1958年的八月份,毛主席在北戴河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把建设人民大会堂的事给决定了。
 
而且还规定了时间,希望能在1959年国庆节的时候,人民大会堂就能够投入使用。
 
当然,一块被敲定建设的还有其他九个建筑,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等。
 
当然其他九个建筑,咱就不说了,单说人民大会堂。
 
当时任务下达之后,咱离1959年国庆节就剩下不到四百天的时间了,可以说时间相当紧迫的。
 
您要知道,这中间咱要做的事还是相当多的,要规划,要设计,还要施工。那那不需要时间啊。
 
这么说的话,估计您没有啥感觉,咱对比一下,您就知道了。
 
联合国的总部大厦,前前后后用了足足七年的时间才建成的;这都不算啥,日内瓦还有个万国宫,它可用了八年;还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更长,足足用了十四年。
 
这前后一对比您就知道,咱的时间有多紧张。
 
好吧,万事开头难,不管怎么说,这首先第一点,咱得先敲定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图和选址。
 
专业的事,咱就得找专业的人。
 
于是咱就向全国的建筑界发出邀请,三天之内三十多位最顶尖的建筑师可就来到了北京。
 
而他们的任务不止是人民大会堂,而是十大建筑,还有对十大建筑的规划。
 
当时咱天安门广场那大体的轮廓已经敲定了,南北八百米,东西五百米。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咱说人民大会堂呢?你咋就说起了天安门广场呢?”
 
咋说呢?这是因为,当时咱明确说明,这建设的十大建筑中至少有三座,必须安排在天安门广场里边。
 
这三座就包括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
 
所以人民大会堂的地方是确定的,只是具体的位置细节需要商讨,而且这个商讨是局限在广场的大小的。
 
好咱接着说。
 
您都不知道,没几天的功夫建筑师们,就敲定了七个方案,最终经过规划局分析汇总之后,拿出了其中一套方案,大概意思就是,天安门广场建四个建筑(上边三个之外,再新加入国家大剧院)。
 
咋规划的呢?大体就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西两边,相对地把这四个建筑建起来,对称吗?
 
结果这个方案往上一报,您别说报中央了,到了市委这一关就卡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大会堂的对过设计的就是国家大剧院,这相当于门对门啊,这可不成,毕竟人民大会堂的意义非比寻常,而且还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这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国家大剧院,最后就从天安门广场给迁了出来,安排到了人民大会堂的西面。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1958年国家大剧院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的建设地点,并审定了设计方案,但他的筹建却是在1996年。
 
好了,咱接着说。
 
国家大剧院迁了出去,广场就剩下三个建筑,咱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当中,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最终合二为一,放在了广场的东边,而人民大会堂就放在了广场的西边。
 
好吧,位置安排好了,这就剩下设计了。
 
大家伙都知道广场的宽度是五百米,这是不能动的,所以这就照成了,博物馆的宽度也只能是一百四十米,所以博物馆的设计只能在这一个宽度上进行发挥了。
 
还是那句话,咱中国人讲究对称,也就是说,咱的人民大会堂也只能在一百四十米的宽度上进行发挥了。
 
所以当时确定出来,人民大会堂的面积是140米×270米。
 
好吧,拢共三万七千八百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那么咱在这个建筑面积上,到底能盖出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呢?这就需要咱的建筑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力了。
 
咋说呢?当时的大家伙那是迸发了热情,想把自己脑子里最好的想法都给挤出来。
 
总之最后出来的外形有很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要是大家伙去瞅,都能瞅得眼花缭乱。
 
咋说呢?外形这个事,咋也好说,可内部设计这就遇到了麻烦。
 
咋回事呢?因为之前咱就说了,给出的建筑面积就那么大,这就相当于提前把建筑师的想法给束缚起来了,很多东西想加就不好加。
 
而要求和功能呢?还时不时地往进加点,这就照成下边说的一个现象。
 
咱光设计方案就足足讨论了七轮,第一轮的时候,咱考虑就建设一个万人的大礼堂;到了第二轮的时候,感觉不成,又加入了一个五千人的大宴会厅。好吧就多一个功能,这不算啥;可到了第三轮的时候,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也需要考虑考虑。
 
好吧,人民大会堂的功能在不断地加进来,而建筑师们只能在固定的建筑面积中,考虑如何完善心中的所思所想。
 
但140米×270米的建筑面积,真是太少了。
 
最终著名的建筑师赵冬日,就提出面积这个问题先不去考虑,建筑师先把心中的方案拿出来再说。
 
这说法一提出来,建筑师头脑中那根束缚的带子就没了。
 
最终出来的方案就是大家伙现在看到的,凸字形的建筑建构,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宴会厅,大礼堂,常委会办公楼。
 
人民大会堂他的宏伟,就不用小编给您做具体介绍了吧,但这宏伟的建筑,他需要的建筑面积可不是之前那个面积能发挥出来,必须扩展两倍有余的面积这才成。这已经不是超出原来的规格了,而是大大的超出了。
 
于是在这种设计下,对过博物馆的面积也突破了210×340的规模,建筑面积也扩大了一倍。
 
到了1958年十月十四号,周恩来总理刚刚从外地回来,一听说设计出来了,这就连夜召开会议,审查人民大会堂的方案。
 
大家伙也知道这个方案通过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问了:“这建筑面积不是突破原来规划的面积吗?”
 
咋说呢?这里面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设计出来的方案不仅采用了一般建筑的比例大小,而且出来的样子,那是气势非凡。
 
第二点,人民大会堂还安排了宽敞的中央大厅,这个大厅做个休息厅或者举办个纪念活动也是可以的。
 
整个设计,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周总理选定方案的时间是,1958年十月十五号凌晨一点。
 
总之,人民大会堂从选址开始,到最后敲定设计图,就用了五十天的时间,
 
终于要动工了,而这个时候,咱离1959年国庆的日子,还有十一个月的时间。
 
您以为设计图敲定之后,建筑师就没事了吗?那是不可能的,之前敲定的只是个大体的轮廓,内部每一个部分细节上的设计,都要落在图纸上先画出来,工地才能施工。
 
所以施工的时候,还得等米下锅,具体的设计图到位了才能动。
 
于是就出现了,一边设计,一边供料,还得一边施工的现象。
 
人民大会堂这刚一动工,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真就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要求。
 
咱全国人大的正式代表是在三千五百人左右,所以开会的时候,要求所有的正式代表必须坐在人民大礼堂的第一层。
 
而且这光坐进去还不成,光弄个座位那是不成的,每一个位置上要求搭配上一张桌子,再不行也得有一个能放文件的位置。
 
当时大礼堂是一个圆形的设计,不管怎么弄,这第一层也只能放进去两千七百五十个座位,这可比三千五百个座位差远了。
 
最终没法子,大礼堂的样子就设计成了一个扇形的样子。最终大礼堂的平面施工图纸在十月三十一号才做出来,出来的效果是三层挑台四层座位。
 
一层可以容纳三千六百九十三个座位,二层是三千五百多个座位,三层是两千五百多个,主席台还能安放三百到五百个座位。加起来能坐进去一万人,如今人民大会堂可以进行十二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议案表决即时统计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这个刚出来设计在人家这些个内行看来,应该算是初稿,要想最终定稿,您还得细细磨一遍才成,把这中间的隐患啦,细节啦还得重新琢磨一下,完善一下这才成,这才能定稿。
 
可时间不等人啊,施工单位那速度太快了,转脸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就要推进到大礼堂这个位置了,您想要琢磨可没时间了。
 
就这,施工单位天天催着设计单位要图纸,您都不知道从工地到设计院不到四公里的路程,您看哇施工单位的人,天天总有一些人往返在这条路上。
 
说这些,似乎咱体会不到当时施工的强度,说几个数据,您就明白其中的难度了。
 
挖掘土方达到了四十三万立方米还得以上,浇筑的钢筋水泥达到了十二万七千立方米以上,使用的型钢就有三千六百多吨,各种石料大理石,黄岗岩等等就有十七万平方米。
 
铺设的通风管道就有二十六公里,各种动力电缆电线四十五公里,照明用的电缆和电线更多足足六百七十多公里。
 
咋地?这施工量大不大,您还不能出一点错。
 
咱为人民大会堂准备的设计人员就有五十多位,加班加点的设计。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那这个设计图要琢磨一下,这咋整呢?”
 
咱在施工的时候,挖出了一条古河道,最后确定这是辽金时期永定河的古河道,这就要做防沉降的措施。
 
这就相当于在现有的一个施工环节之外,有多出了一个施工环节,而这个施工环节还必须进行,这就照成了大礼堂的施工被推迟了,这就算是给设计人员争取了一点时间。
 
于是在原来的设计图上,利用这个时间差,设计人员又好好地琢磨了一番。
 
总之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面积一共有十七万平方米,而一个万人大礼堂就占去了近一半的面积。那么这个面积有多大呢?您可以看成是一间可以将天安门城楼都能装进去的超大房子。
 
好吧,这么大个的房子,地面的好设计,这顶子的设计他也是个难题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咱这大礼堂是没有柱子的,您得保证安全。可光保证安全就成了吗?这远远不够的!
 
这么多人在里头开会,而且一说开会,一时半会是不会结束的。
 
您想哇,人又多,开会的时间又长,咱就要考虑其中一个给人压抑感的问题,这么大的空间和顶棚,还要考虑声音清晰的问题。
 
当时负责设计大礼堂的张镈,几乎请教了很多专家,最后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太难了!”
 
别的不说,当时马大猷教授根据以往的经验,就这么说过:“声音处理的极限,平均下来每个人的空间是在六立方米,而大礼堂的设计人均面积达到了九立方米,要做到听得清,这就是世界奇迹!”
 
好吧,言外之意在这么高的空间中,要想把声音处理好,这就是不可能的事。
 
最终没有办法的张镈,去找了周总理。
 
周总理想了一会,到是给出了一首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别说您了,当时张镈听了这两句诗,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最后周恩来给出了解释:
 
人站在地上,并不觉得天有多高,站在海边,也不觉得海有多远。“落霞孤鹜”这一句,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为什么不从水天一色的意境出发,去做抽象处理呢?
 
说道最后,周恩来总理一边比划,一边拿起笔画了起来,接着说:
 
大礼堂四边没有平直的硬线,有点类似自然环境的无边无沿。顶棚可以做成大穹隆形,象征天体空间。顶棚和墙身的交界做成大圆角形,把天顶与四壁连成一体。没有边、没有沿、没有角。就能得到上下浑然一体的效果,冲淡生硬和压抑感。
 
于是咱就看到了,如今大礼堂穹顶上的近五百个灯孔,星星点点的如同坐在星空之下。
 
就这还不算,这里头还藏着几百万个小吸声孔,所以穹顶这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音板,能把讲话人发出多余的声音给吸走了,所以整个大礼堂里头说话不带回音的。
 
这就是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奇迹。
 
咋说呢?人民大会堂整个建设工作,毛主席一直很关注的,所以在大礼堂内部装修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也就是1959年九月九号的时候,毛主席亲自来到大礼堂进行视察,具体的时间点是凌晨两点。
 
在视察的过程中,毛主席就问了:“现在你们怎么称呼这座建筑?”
 
咋说呢?人民大会堂其实还没有确定的名字,但当时的人们还是依据自己的看法,给出了很多名字,比如万人大会堂,人大会堂,还有叫人民宫的。
 
当时之所以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字,是因为周恩来总理就说过,等到人民大会堂建设好之后,让主席来命名。
 
当时万里把这话一说。
 
毛主席琢磨了一下:“人民宫这个名字中的宫旧了一些,叫人民大会堂还是好的!”
 
于是人民大会堂就成为了这个建筑的名字。
 
而整个人民大会堂,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设完毕了,如今人民大会堂走过了六十多年的时间了,依然那么雄伟漂亮。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