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各族文化“出深闺” “甘肃实践”绘和谐画卷
2021-11-24 09:47:04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高高的积石山哟,山顶上映彩霞呀,山腰里溪水哗啦啦地笑呀,山下一片好风光呀,我可爱的家乡呀……”9月23日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40周年县庆。庆祝大会现场,人们身着艳丽的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每个人都在见证并共享着积石山县4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果。

 
积石山县40年的发展历程是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画卷。
 
特色产业“全面开花”,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天祝的藜麦、张家川的花椒、临夏的树莓、东乡的贡羊……在甘肃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看到民族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
 
金秋九月,走进临夏市折桥镇的农家乐,桌上除了特色美食,还有一盘盘红黄相间、晶莹可爱的树莓。据了解,临夏市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树莓种植,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早上7点上班,中午回家做饭、午休,下午6点下班,树莓产业园就在家门口,每个月还能拿3000元的工资。”说起从农民变身为“上班族”的新生活,临夏市折桥镇大庄村村民陈林萍感到充实且满足。据介绍,折桥镇树莓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以来,已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随着后续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产业链的延伸,树莓产业园将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天祝县松山镇藜香村,色彩斑斓、随风飘动的藜麦引人注目,不少人在藜麦田间拍照“打卡”。藜香村是天祝县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后成立的一个由汉、藏、土等多民族聚居的移民新村,近些年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藜香村积极推进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振兴,走出了一条“民富村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路子。
 
44岁的藏族村民索青山一家2019年搬迁到藜香村,主要种植藜麦和食用菌。“今年我家种了100亩藜麦,预计能挣8万元。再加上10个食用菌大棚的收入,年收入过10万元不是问题!”索青山说,搬到藜香村之后,全家住上了新房子,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许多,不同迁出地、不同民族的邻居和谐共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省尽最大努力提高民族地区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兜底保障水平,着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切实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向着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进发。
 
吃上“文旅饭”,奔向致富路
 
甘肃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我省的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吃上了“文旅饭”,拓宽了致富路,青山绿水不再“孤芳自赏”,民族文化不再“藏于深闺”。
 
九月底,甘南的草原已逐渐泛黄。但在离美仁大草原不远的俄合拉村,“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民宿已全部订完。这个村子坐落在草原之中,还有一条小河流过,风景优美。
 
曾经,村民们的唯一收入来源只是畜牧业。
 
“你们村子这么美,我很想留下来住两天,但是连一家宾馆和餐馆都没有。”一位外地游客经过俄合拉村时特意停下来拍照,他说的这番话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发展文旅产业。
 
说干就干!2019年,俄合拉村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根据当地的藏式风情设计了民宿,并打造了与周边自然环境风格一致的“牧云俄合拉”景区,今年6月投入运营。俄合拉村以村民土地入股、政府资金支持的方式,带动村民转变陈旧的生产生活方式,景区建成之后已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随着后续娱乐休闲、文创产品等附属项目的完善,俄合拉村还将吸引更多游客,也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原本是一片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条件较差。近些年,临夏市依托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古建筑等,将八坊十三巷规划建设为文化博览区、民俗风情区、创意工坊区等8个功能区,既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还为巷子里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如今的八坊十三巷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点缀其中的回族砖雕、汉族木刻和藏族彩绘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据了解,2016年10月至今年6月,八坊十三巷累计接待游客9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26亿元。2018年,“八坊十三巷旧貌换新颜,‘城中村’变身旅游新地标”的典型经验做法先后受到了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通报表扬。
 
以开放促团结,以改变促发展。我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以改革创新培植新动能,以生态优先拓宽新路径,以产业振兴构筑新支撑,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美美与共,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甘肃省内56个民族俱全,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共有回、汉、藏、哈萨克等20余个民族。在张家川县博物馆,陈列着一件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文物,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口口相传的民族团结故事。县博物馆以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深入解读当地历史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和文物图片流动展览等。同时,在传统节日、纪念日来临之际走进中小学、幼儿园,向学生宣讲民族文化故事,开展手工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在离张家川县城不远的马关镇新义村,村文化广场上的乡村民俗记忆馆成了村民们的新去处。该镇居民以回汉两族群众为主,全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庙会社火、书画剪纸、草编根雕等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素有张家川县“文化之乡”的美誉。据了解,马关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了镇文化馆、新义乡村记忆馆、石川村民族共建商贸市场、新义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四个一”工程,通过举办庆祝农民丰收节暨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演出、文艺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加大对书画艺术人才的扶持和推广,大力培养剪纸根雕艺术传承人,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奋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省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大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州县“三馆”、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花儿”“格萨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木特藏戏”等23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35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民族地区1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名录。
 
此外,我省还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坚持每5年举办一次“石榴杯”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4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3年举办一次“石榴杯”民族书画摄影展等,这些活动在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甘肃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形成了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我省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陇原大地深深扎根,使甘肃这柄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如意”更加闪耀。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