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内容平台审美上行,“艺术交流”成为短视频新风尚
2021-12-10 19:13:48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当艺术与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不期而遇,它们在内容海洋中如何彰显自身、焕发新活力?12月3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新华网召开“短视频与艺术、知识的传播”线上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短视频如何助力艺术与知识传播等议题进行交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表示,近年来,短视频已成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种媒介形态,服务艺术和知识的广泛传播。“希望本次研讨会对短视频服务全民美育及科普的相关探讨,能为短视频与艺术携手并进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可能。”张颐武说。
 
蔚然成风:短视频服务艺术普及传播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达8.88亿人。在庞大的市场体量下,短视频不仅服务于人们的休闲需要,还主动承担起知识普及、艺术传播等多元功能。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认为,短视频降低了电影、戏剧、小说和绘画的创作门槛,真正让大众可生产和消费。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也表示,短视频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其“日常化”“社交化”“融合化”“独立化”等特征上。
 
“相较电影、广播电视、摄影等传统媒介,短视频浪潮的最大改变首先是日常化,拿起手机就能够记录丰富的影像素材;其次是社交化,通过短视频的影像传递建立社交圈;再次是融合化,将日常生活融入艺术,使之形成新的形式;最后是独立化,不一定追求连续、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而是进行独立且随心的艺术表达。”胡智锋介绍。
 
从长城、故宫、三星堆的壮美景色,到“李子柒”“张同学”等用户自发创作的田园美学,再到钢琴家郎朗、豫剧名家汪荃珍等艺术文化名家出任“抖音艺术顾问”……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借助轻巧灵动的短视频,把艺术之光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概念“媒介是人的延伸”,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丁亚平表示,这也解释了短视频平台艺术传播为何走俏:“当智能手机以移动终端的方式伴随着每个人,它则成为了身体的延伸。媒介之变使新的媒介形式变成内容,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短视频的阅读、鉴赏经验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新的潮流。”
 
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认为,伴随短视频的出现,艺术创作主体大幅拓宽,接受客体和主体之间的距离也随之改变,实现了艺术普及。“譬如生活在农村的用户,他们能通过制作短视频,宣传自己的乡村和日常生活;此外,每个受众能与其他用户在网络空间瞬时同在,强化了受众的幸福感、参与感和对事件制造的荣誉感,这是值得重视的新转变。”王海洲说。
 
服务美育:短视频携手艺术史共发展
 
中国有着长久的美育传统,而艺术史正是美育的主要倚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青生表示,短视频对艺术史的传播已形成多样化圈层、多角度表达,它层出不穷的记录方法和创意角度,印证了艺术史的创作、写作和传播正伴随短视频的出现进入新阶段。
 
“首先,短视频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艺术史的美育价值,当我们自身在短视频中得到全面展现时,‘接受艺术的可能性’就比‘自己是不是艺术家’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短视频具有了更高意义的价值;其次,短视频的出现使艺术史的广泛价值得到传播;最后,短视频在今天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其充分激发艺术史的超越价值,让短视频携手艺术史向前发展。”朱青生在发言中表示。
 
丁亚平也认为,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美育形式,承载着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抖音等平台上看到各种类型的创作者,其中有一种是‘知识分享型’,他们充当了知识经验的解码者、传播者,从艺术史、电影史、建筑史到一件艺术品、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在短视频中被各种解码和延伸解读。抖音作这样一种知识分享,其实是艺术品和观众隔空对话的尝试和体验。”丁亚平说。
 
丁亚平表示,知识经验的获得是一种“抵达”的过程,其中“如何抵达之谜”即为找到了解知识的路径和台阶。而短视频对知识的解码则意味着共建,搭建了台阶,让大众更便捷地抵达知识经验的内部,让全民美育真正落到实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表示,短视频美育应久久为功,如此才利于大众艺术鉴赏力的整体提升。“包括短视频平台在内的各方都应考虑,短视频如何良性推动个体一生的发展,譬如平台可为公众接触短视频提供必要的长期素养涵养机制。”王一川说。
 
美美与共:传统文化借力短视频焕青春
 
当传统文化遇见短视频,其中蕴藏的东方美学与古老价值如何同现代媒介有机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媒研究所世界传媒中心秘书长冷凇表示,借助短视频的传播效应,中华美学成为新文化赛道中“各美其美”的展示,并为短视频平台提供了精神与艺术的熏陶,两者正在“美美与共”。
 
冷凇观察到,互联网年轻用户普遍被短视频“种草”了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后者蕴含的崇高美和壮美不仅激发出他们的家国豪情,也重塑了文博的辉煌价值。“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不仅通过新闻和纪录片了解,更多是通过短视频去了解、去广泛地‘打卡’‘种草’。我们还看到各大博物馆门庭若市,看到故宫文创出现彩妆等现象级单品、‘中国风’油纸伞卖到脱销,看到唐宫夜宴、洛神赋、龙门金刚……这些非常值得研究。”冷凇说。
 
除了传统文化之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坚守者也通过短视频与更多观众“见面”,初心的力量在一块块屏幕间得以传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表示,中国人的理性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共情之美,常常体现在“国潮”类短视频当中,这既是价值的存续,也是审美的赋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薛静表示,短视频能集中、凝练地展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让观众感知传承艺术者的内心,这是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带动了知识的传承。“借助短视频,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之美,而且是传承艺术的人们的精神世界。这里面我们看到不少‘非遗’,观众在很短篇幅内集中了解油纸伞和陶器是如何制作的;通过京剧、“变脸”等滤镜,用户还能自己练习唱腔,实践并应用‘隐性知识’,引导大家进入知识的习得。”薛静举例。
 
“希望短视频可以让那些被束之高阁和屈居角落的事物散发出照亮世界的光芒。”冷凇说。(文/周靖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