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编辑木白,在一次户外活动中,认识了蘑菇头叔叔,他和他初中的儿子远远地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兴趣盎然地寻找路边的各种昆虫,一会儿抓抓蝴蝶,一会儿被一株不知名的植物种子迷住。随身的双肩包里能掏出一堆5cm大小的透明塑料盒,装着他们俩一路寻来的宝贝。
父子俩像朋友一样,相互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和孩子的妈妈交流后,她却说:“儿子小学之前,爸爸都没怎么带过他。”
我听了惊呆了:“缺席”孩子的陪伴这么久,儿子和爸爸还能这么亲密,有什么方法吗?
一起听听蘑菇头叔叔的自述。
01
抱着沉甸甸的5岁儿子
很少管孩子的我
第一次思考如何做父亲
28岁那年,我做了父亲,儿子刚出生,软软的、小小的,我不敢抱。坦率地讲,我的内心是恐慌的,觉得自己还这么小,怎么就有孩子了呢?
由于心智成熟比较晚,我一直没有找到做父亲的感觉,还好丈母娘帮忙带,带得很好,孩子也不闹腾,我很少抱他、哄他,也很少陪他玩。
孩子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丈母娘和老婆回老家,需要我一个人带娃。我想爬山,就带上他一起,下山的时候他走不动了,希望我抱。我抱起他那一刻,突然发现儿子怎么这么沉?抱一小会手都酸得抱不动了,之后换成背他,没走多久,也背不动了,最后只好让他骑在我的脖子上。
儿子的屁股挨到我脖子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带我的。他经常把我放在他脖子上,到处玩。过年父亲打麻将的时候,我就躺在他军大衣里,闻着他身上的烟臭味,感觉很安全。
路过一片安静的树林,我停下了脚步,呆呆地立在原地思考——我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02
为什么把相处的机会花钱让给培训班
我一下子警醒了
那次回来后,在周末我都会刻意带上孩子,去逛博物馆、图书馆,我知道这样好,但是没有具体的方法,经常只是溜一圈就走了。去拜访朋友、摄影工作都带上他,从没有正儿八经带孩子,也不大会带。
我家孩子的性格十分乖巧,有时候我甚至都渴望他能在商场里大哭大闹,在地上打个滚闹着要电子玩具,让我体验一下那种“做父亲”的感觉。
二年级的时候,孩子想学游泳,妈妈就给他报了一个,可是游泳回来都不开心。有一次我去看他,教练用命令的口吻教他做动作,他绷着脸,好像在接受一个标准的军事训练,妈妈就坐在泳池边刷手机。
在我童年记忆里,父亲带我玩水游泳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那一刻,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一下子警醒了。
心底有个声音:“为什么我要花钱把我陪孩子游泳玩水,这种很愉快的相处机会让给别人,让别人去训斥?为什么我不跳下去,陪小孩一起享受他的兴趣爱好呢?“
我身边也有很多孩子和我的儿子一样,不知道有什么兴趣爱好,不知道学什么,有些家长给孩子的周末排得很满,两天时间都非常满,这个满是不是好的呢?
我想起一个朋友,他花大价钱买了一架钢琴,让他儿子去学,当时为了把钢琴放进房间里,甚至把窗户都拆了。他每天逼着他小孩练琴,早起练、睡前练,结果呢,小孩每次路过钢琴都会踢一脚。
本来这个小孩他可能会对音乐有兴趣,哪怕是跳个街舞,唱个歌,都有可能,但是就因为这么一逼,那个领域他都不想去了。
03
耐心陪伴、观察
发现孩子的兴趣
我很喜欢看书,在育儿书上发现,孩子的兴趣,需要陪伴,很多兴趣一开始都是家长带着玩出来的,玩着玩着就喜欢上了。
我们家给孩子报过书法、乐高、陶艺、绘画、口琴,他都很无感,没有激情,基本一个学期后就不去了,我没有帮他去坚持,报班只是尽量多的让他尝试,其他一切顺其自然。
我自己喜欢看展,一次带儿子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孩子反复排队体验谷歌眼镜,让我发现他对科创领域非常感兴趣。
我深入了解后知道,科创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注重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就特别需要会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一年级就住校了,和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接触都很少。那如何给孩子创造条件呢?
一次参观植物园的时候,自然讲解员的话给了我启发,因为每年接触大量的孩子,他讲到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孩子没有到自然中探索体验的经历,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
我特别认同,就有意识地多带着他去大自然中探索。而植物和昆虫,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我就决定从观察研究这些开始。
其实我一点都不专业,很多昆虫都不认识,初期和孩子一起在电视里认识植物,但是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本身对植物昆虫也不是特别敏感。
后来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取名字,让他通过观察、形态描写或者自己的心情,用一个词语给植物命名,再给植物建个档案,就像人的身份证,有名字有头像。
孩子长时间观察是比较难的,我也不干预,让他随便玩。
我希望通过观察,引发孩子的好奇,也鼓励他多出去走走,加强对生活的感知。
孩子慢慢地开始愿意蹲下来研究,一开始时间很短,但慢慢地蹲下来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我受限于自己知识面的缺陷,无法给他输入多少,尽可能引导他自己去观察,让他自己养成一个学习习惯。
这种方法其实也挺好的,因为我不会,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厉害,孩子在我面前会有优越感。
慢慢地,孩子对昆虫有了兴趣。正好,学校一周有一次蝴蝶社团的课,他参加后,接触了怎么做蝴蝶标本,就对做昆虫标本有了兴趣,在家里做了很多昆虫标本。
他还喜欢做昆虫标本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同学:在标签卡上写下昆虫的名称、祝福的话、放入樟脑丸盒子除味。学校还向他借标本去展览。
我也喜欢在生活中陪他研究。有一次邻居送的甲鱼,吃的过程中,我们很好奇,它和鱼骨头有什么区别,我们吃得很小心,花了很长时间,这餐饭特别有趣,吃完后把甲鱼骨头洗干净做成标本。
现阶段,孩子养昆虫,更多的是让他让排遣空虚或者压力,至于他会不会对昆虫进行研究,我现在都不是很关注,也许他长大了他会继续深入下去,或者说过两天他也放弃了,都没关系,但是我是有一个倾向性,要他去观察和思考。
我觉得研究昆虫不能只停留在博物学,那是底层,更重要的是去应用。
身边有爱昆虫的小伙伴,像个昆虫百科全书,在外面玩,什么植物昆虫都能说得出来,但现在孩子已经不喜欢了,实在有点可惜。
04
童年是有有效期
我只想好好陪伴他
回顾带孩子的经历,感觉这些都来源于父母给我的尊重、自由和爱。
我从小没有被打骂过,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七八岁的时候,和父亲的一堆朋友坐在一起,父亲给他们分烟,都会分给我一根,他说,你坐在这里就是客人,你抽不抽是你的事,给不给是我的事。这种放手的结果是,我不会抽烟。
我喜欢龙应台的那句话,“父母是有效期限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对于这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父母应该珍惜。”我只想好好珍惜这几年陪伴孩子的时间,陪伴着他的童年,同时也是在陪伴着我自己。
另外,我做过摄影记者、商业摄影、艺术摄影,做了十几年,会习惯在平常生活中挖掘亮点,就像在广告摄影的时候,寻找与众不同与个性化的东西。
摄影师职业养成的第三视角,很适合陪伴孩子,我不想给孩子很强的干预,因为我始终会提醒自己,你要实事求是,你不能干预要观察。
他没有学素描,疫情期间,把自己拳头拍下来,把纸张盖在ipad上描下来,用自己的方式画画。
画画是兴趣爱好,没打算送他上培训机构
孩子现在在班里成绩中等,也没给他报任何补习班,我和孩子的妈妈都觉得不读大学都没关系。
我不是他要去争第一,而是要培养他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能辨别以及思考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自己去寻找答案。
彩蛋
妈妈
在爸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他带儿子出去玩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现在我们分工很明确,他负责学习,礼拜六一整天都把儿子带走,我只要负责儿子的饮食和双休带回来的衣服,陪他玩,把他生活照顾好就可以了。
我参与了儿子反而会被我弄得很焦虑,前几天,我们从老家回来,都凌晨1点了,孩子的手抄报还没完成,我很急就一直催。爸爸就让他早点睡。第二天6点多,孩子早就起来做作业了。
用爸爸的话说,有些时候我的焦虑是多余的,孩子这么大了,要无条件相信他。虽然我嘴巴上说好的,但是我心里还是不放心,总感觉儿子还很小,需要多提醒多督促他。
我儿子从小到大没上过补习班,爸爸觉得作业完不成也没关系,我家孩子现在初中,成绩在班里中等,我和爸爸的要求是成绩不垫底就行。
爸爸带后,儿子的性格、交朋友都更好了,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很注重细节。
有一次,他住同学家,知道爸爸出差了,9点多钟一个人坐地铁回来,他说答应爸爸的,一定要照顾好妈妈,男子汉要有这个担当。我很感动,他在我心里不仅仅是孩子这个身份。
亲爱的读者,你如果可以再当一次爸爸妈妈,你会选择这种方式陪伴孩子长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