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让博物馆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对话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
2022-01-02 15:24:37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这一年,文博“意外”“火”了。

 
《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等历史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使得“高冷厚重”的博物馆迅速“出圈”。
 
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被年轻人热捧,博物馆文创甚至成为今年“双11”最大的销售“黑马”之一。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更是成为爆款,想要感受手持迷你版洛阳铲,挖掘青铜虎符、杜岭方鼎等“迷你版”文物出土的快乐,必须要“拼手速”才行。
 
“粉”文博,“打卡博物馆”成为95后的新时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足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亲近文化,亲近历史。但对此我们也要保持理性,要客观对待。”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时,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阐述了他对“文博热”的“冷思考”。
 
祝勇
 
1
 
——我们的传播,就是要扭转当前社会上一些误会与偏差——不能一提到故宫,满脑子想的就是宫斗,就是心机。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发掘其中更有价值的东西,让年轻力量赋予故宫新生的文化活力
 
——要杜绝“伪专业”,尊重历史,在学术基础上“活化”历史
 
中青报·中青网:如今,我们在逛博物馆时,经常看到不少95后身着汉服。虽然有些人可能只是为了拍照打卡,但也不乏其中有真正懂行的年轻人存在。长沙博物馆前阵子还搞起了“博物馆剧本杀”。博物馆变得越来越有“青春范儿”。对此,您怎么看?
 
祝勇:文博热了,这是件好事情。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共性,不同时期,情感的需求是可以打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足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亲近文化,亲近历史。
 
拿故宫博物院来说,以前我们的游客大多是中老年人。现在,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90后00后已经占了游客数量的很大比例,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不论是身着汉服拍照打卡,还是沉心静气考察研究,更多的年轻人对文博有了兴趣,愿意到博物馆里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这是特别好的一个现象。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悠久辉煌的文明,值得大力继承和发扬。
 
文明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传播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利用更新的传媒方式,更有效地进行传播。既然受众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就要以更加年轻的视角和文创载体,融合更多充满创意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挖掘每个人心目中的“故宫”。2018年,我们策划推出了首档文化综艺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
 
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
 
我们的传播,就是要扭转当前社会上一些误会与偏差——不能一提到故宫,满脑子想的就是宫斗,就是心机。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发掘其中更有价值的东西,让年轻力量赋予故宫新生的文化活力。
 
兴趣是好事,年轻人感兴趣了,这就有了基础,但是还应该深入。年轻人有时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容易停留在表面,所以在文化传播方面,我们就应去寻找更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故宫博物院开展的“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就是要杜绝“伪专业”,尊重历史,在学术基础上“活化”历史。
 
当下,好多年轻人都热衷于“考古”,热衷于“打卡博物馆”,文博成为了社会热点。好像从事文博考古专业的人,天天都在与亭台楼阁相伴,与千年历史对话,有着无尽的风流与浪漫。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文博工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清苦?
 
2016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时,我曾在库车,在森木塞姆石窟,遇到了一批修复石窟壁画的年轻人。千年的风沙、洞窟渗水等因素,使画壁受到而且还在经受着自然的破坏。这群20多岁,许多还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就在这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对壁画进行固定。一天能完成的固定面积,最多也只有一个小手指甲那么大。洞窟附近没有水源,他们每天都要从很远的河里抬水上山,有限的矿泉水,他们舍不得喝,全部用于壁画修复和固定。这些年轻人轮流担任厨师,自己做饭。他们的厨房其实也只是一间被叫作厨房的屋子,地上胡乱堆放着大白菜和土豆,他们的三餐就像他们的工作,日复一日,鲜有变化。但没有人抱怨,相反,他们很快乐,总是在说说笑笑。
 
纪录片《天山脚下》
 
“择一事,终一生”。这份选择,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多的还是要专注,要耐得住寂寞,要接受重复。想要获得“将个体生命融入历史”的那种巨大荣耀感,注定要接受“所有人的名字都注定在历史中隐去”的失落。
 
2
 
——看展尽量不要零基础。对展品、对文物完全没有任何了解的“小白”,可以事先做做功课
 
——不要孤立地看博物馆每一件展品,要把它们放在“坐标系”中,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
 
中青报·中青网:去年秋天,“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对苏东坡的探索;今年,“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又如期而至。博物馆的展览,到底应该怎么看?
 
祝勇:博物馆的展览,可以说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以故宫为例。600年历史的紫禁城,收藏的文物上下超过7000年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通史,中间是没有断层的。能够近距离与这些历史文化的精华“交流”,机会实属难得。
 
在我看来,看展尽量不要零基础。对展品、对文物完全没有任何了解的“小白”,可以事先做做功课。零基础看展其实可以说是种“浪费”,不能真正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解读文物之价值。建议尽可能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建立起大概的“坐标系”。不要孤立地看每一件展品,要把它们放在“坐标系”中,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件(套)文物中,陶瓷类文物占37万多件(套),是故宫器物藏品中的第一大门类。这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品类繁多,自成体系。今年5月1日起,闭馆两年多的“陶瓷馆”迁至武英殿重张。其中展出的,就有“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汝窑是北宋时期皇家的主要代表瓷器,由于烧瓷时间短促(北宋末年20余年),传世品极少(全球存世不出百件),稀缺程度在各类瓷器中数一数二。如果没有这些相关知识储备,看展时可能就会因为“无知”而走马观花,或是匆匆掠过了。在我看来,到博物馆无论是看展览,看建筑,还是想要了解历史,都需要在一定基础上才更有收获。
 
2015年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中,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排六七个小时的长队,只为一睹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容”。但与它同时展出的唐代韩滉《五牛图》、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会棋图》、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等其他同样精彩的展品,却参观人数寥寥,实在是一种遗憾。其实,这都是因为对展品背后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不了解所致。
 
《五牛图》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期重要的肖像画作品,不但在人物写真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空间处理上也表现出了严谨的法度,是研究南唐历史和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名画。展子虔《游春图》,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宋人的摹本。即便如此,却仍是最接近隋作的,依然可从其构图、设色及画面风格等方面借鉴分析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成就与整体面貌,以及该作品对自唐以来的青绿山水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觉得,一方面,博物馆要增加相关文化的传播力度,让更多的展品能够更为大众所熟知;另一方面,观众也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祝勇的部分作品
 
3
 
——我希望我用文字、用影像重建的城,不只是一座物质的城,同时也是一座精神的城。
 
中青报·中青网:同是打卡,年轻人着眼于网红打卡分享朋友圈;您打卡上班,写出故宫系列;从走近、到热爱、到深入了解其中之美、历史之厚重,您可否与年轻人分享一下路径?怎么才能真正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祝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优秀”二字。在我从事写作的30年和从事纪录片拍摄的20年里,出版过一些畅销书,也拍摄过一些获得肯定的纪录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没什么捷径,从根本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三观正确,要看正能量的书,做正能量的事。
 
我对社会效益很看重,无论是写作,还是纪录片拍摄,以及“故宫学”研究,希望年轻人的兴趣能够转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有一些宣扬职场成功学的书,过度地宣扬功利化,崇尚“胜者为王”的“胜”(其实就是金钱意义上的“胜”),却不问这“胜”的来路,我觉得对年轻人就特别不好,还是应该更多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见字如面”,我们应该感谢历代的收藏者,感谢今天的博物院,让汉字书写的痕迹,没有被时间抹去。有了这些纸页,它们的文化价值才能被准确地复原,它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完整地重现,我们的汉字世界才更能显示出它的瑰丽妖娆。
 
“字如其人”,一个人书法作品的风格,其实也能透射出他的性格和命运。我的新作《故宫的书法风流》,选取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的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书法名作,力图通过讲述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这些“千古风流人物”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我希望我用文字、用影像重建的城,不只是一座物质的城,同时也是一座精神的城。
 
中青报·中青网:某种意义上说,您也是“知识网红”了,有没有计划在抖音、快手、B站这些年轻人手机里“出镜率”颇高的App上面开设账号,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故宫文化?
 
祝勇:有打算,但是尚未落实。不少音视频平台都曾邀请我在上面开设账号,我都有在考虑,可能下一步会做这样的尝试吧。第一步,是应三联中读邀请,在《听吧,唐诗》音频课中担当讲李白一课。先尝试一下。此外还是先把我下一本书写好。
 
这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30年代,一群故宫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奋力守护文物南迁的故事。我已经筹备创作多年了,现在基本差不多了,可以把它写下来了。
 
写作对我而言,不是坚持,是离不开。每当我看到那些久已存在的汉字,因我的写作而重新集结,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心底就会焕发出无以形容的快感。甚至敲击键盘的动作本身都像钢琴家的演奏一样,给我带来成就感。屏幕上的空白文档就是我的王国,尽管国土面积小了一点儿,但依然给我带来统辖者的自由与潇洒。
 
——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END-
 
编辑:吴旦
 
祝勇丨《故宫里的中国》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十余篇祝勇关于故宫的文学作品,以朝代为序排列,讲述了故宫里的“中国故事”。
 
故宫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这些遥远历史背后的人世变幻,远非普通游客驻足一刻便能洞察知晓的。作家对故宫的书画、建筑、历史人物的唯美书写,重温和延续了故宫的历史记忆,也讲述了中华文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祝勇是文字的高手,是历史的侦探,他站在时间长河的此岸,遥望彼岸,以非历史的方式抵达历史的纵深。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请跟随祝勇,走进一座“纸上的故宫”,聆听故宫里的“中国故事”。
 
祝勇丨《故宫的古画之美》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故宫学者祝勇经典作品《故宫的古物之美2》《故宫的古物之美3》合璧升级版
 
◎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
 
◎以故宫馆藏国宝级古画为引,以精美的文字解开中国古典艺术的“达•芬奇密码”
 
◎收录两岸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古画高清详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走进一座纸上的故宫,再现一段段艺术传奇
 
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
 
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从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宋徽宗的《听琴图》到明宣宗的《武侯高卧图》,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到柳如是的《月堤烟柳图》……祝勇从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撷取了最激荡人心的几枚浪花,以抽丝剥茧、解剖燕雀之术,将它们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将古画与历史及人心,悄然勾连,暗暗打通。
 
关于“故宫”,祝勇这么说:
 
六百年的宫殿(到2020年,紫禁城刚好建成六百周年)、七千年的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
 
关于“古画”,祝勇这么说:
 
看见书画,我们见到的不只是书画,而是它们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它们是在经历了层层的互动推演之后来到我们面前。倘若我们对历史还保留着些许的好奇,我们完全可以从面前的一幅书画开始,一步步地倒推回去,就像逆光的旅行,去寻找它们原初的形迹。
 
关于“美”,祝勇这么说:
 
美不是奢华,不与金钱等值。美,是一种观念,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是凡人的宗教,是我们为烟火红尘里的人生赋予的意义。
 
祝勇丨《故宫六百年》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在故宫(紫禁城),绝大部分建筑空间都容纳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风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面对每一个建筑空间,我也只能选取了一个时间的片段(当然是我认为重要的片段),让这些时间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间上,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这样,当大家跟随着我的文字,走完了故宫的主要区域,从神武门出来,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故宫六百年历史的回望与重温。——祝勇
 
祝勇丨《故宫的书法风流》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进故宫,品书法,感悟历史与人生。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为线索,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讲述了这些书法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