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启航——2021创作展”春节期间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
2022-02-15 10:36:30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作为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成立之后的首次集体亮相,“启航——2021创作展”春节期间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览汇聚了文学创作、美术创作、公共艺术等多个门类的作者,对深圳原创力量进行了一次深度的综合展示。

 
融合三大文艺门类,创作中心新的启航
 
2021年,在体制改革与艺术创新的大潮中,由原深圳画院、原深圳市文艺创作室、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组建的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正式成立。这不仅是融合了文学、美术、公共艺术等三大类文艺领域的新机构,更展现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当代文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新观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新成立的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而言,此次创作展无疑是一次新的启航。展览展出20位艺术家,2位文学家,以及5位艺术理论研究人员,近年来的创作和学术成果,涵盖了语言文学、国油版雕水彩、艺术史论的各种文艺门类。文学作品动情感人,如独语笺言,付诉世情善恶;绘画雕塑趣味盎然,如清潭倒影,貌树容山;艺术史论精微见隐,如日月晖光,照见波涛毫末。这些都展现了创作中心的文艺工作者在为深圳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上的用心、用情、用力。
 
多样艺术形式,全方位描绘深圳故事
 
作为原深圳画院一年一度院展制度的延续,此次创作展的架上绘画作品展出了驻院艺术家们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深圳的城市历史、城市景观、城市故事,成为这些作品中尤为引人瞩目的部分。于长江的《客家新娘》取材于真实的深圳生活场景,展现了移民城市海纳百川的兼容并蓄;陆佳的《中英街沧桑》,以60幅犹如老照片的大型史诗式连环画,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百年中英街历史;梁宇、方晓龙、陈跃刚、张凯、詹皇鑫等合作完成的《文化名人大营救》是深圳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作品;杨晓洋的《一夜之城》、宋承德的花鸟小品等,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深圳的都市自然景观。
 
除了美术作品之外,本次展览还有文学、研究、公共艺术等不同板块,文学部分展出深圳作家吴君、盛可以的创作成果,包括发表出版的小说及相关评论、创作手稿等。
 
公共艺术部分以创作中心收藏的公共雕塑为主,包括《深圳人的一天》、傅中望《年轻的建设者》等表现深圳建设者的作品。研究部分则汇聚了过去一年创作中心的研究成果和收藏成果。
 
构建最学术、最专业、最权威的深圳艺术新高地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杨晓洋告诉记者,与以往院展不同的是,此次展览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秉持“1+1+1大于3”的原则,创作中心以守正创新、出精品出人才为主旨,努力构建深圳最学术、最专业、最权威的艺术新高地,希望通过“启航——2021创作展”这一崭新的文艺平台,引出崭新的文艺发展理念。因此展览把各艺术门类集中在一起,全方位地展现创作中心的创作实力。同时,展览更加集中地聚焦驻院艺术家,为每位艺术家留下了6到8米的展线,展出多件作品,让每位艺术家的面貌更加清晰、更加深入。
 
杨晓洋还透露,今年秋季,为迎接党的20大召开,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策划筹办一系列重点美术活动,例如和光明区合作首次举办的2022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将落户在光明区文化中心首展,现已得到了中国文联批准升级为全国美展;为体现深圳反哺全国各地对深圳特区建设的支持而举办的《因美之名——深圳市乡村振兴与协作主题创作展》计划在党的20大胜利召开之际隆重推出,将定向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一批反映深圳定点帮扶成果的艺术作品,以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时代风貌。杨晓洋表示,当前“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下的深圳,在文化上也应该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大湾区公共艺术展的筹备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未来创作中心将集结大湾区艺术家,力争贡献出更多能够代表深圳高度、深圳标准、深圳实力的文艺精品力作。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